醫藥保健
|

|
本區公告
|
|
|
|
|
首頁 > 醫藥保健 > 醫藥答問 > 中醫刮痧療法
如何選擇刮痧部位?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所屬地區:台灣

刮痧治病時,主要依據十四經穴主治範圍(見附表一)和局部、鄰近、遠端的取穴原則選擇刮剖位,可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1)選擇病變部位局剖經穴進行刮痧治療。也就是哪裡有病就在哪裡刮痧。如頭痛可選擇循行於頭部的督脈、足太陽膀胱及百會、上星等經穴刮痧治療。
(2)選擇距病變部位較遠的經穴進行刮痧治療。先辨明病變屬於哪一經絡,哪一臟腑,然後選擇該經分布於四肢部的經穴進行刮痧。如胃病可在下肢外側胃經的合穴足三里處進行刮痧治療。
(3)按神經分布部進行刮痧治療:根據脊神經及其所形成的神經叢、神經幹的分布區域內所發生的疾病,可選擇相應節段的夾脊穴、神經叢分布區以及神經幹通路上的穴位進行刮痧治療。如頸椎病可選頸段夾脊穴處刮痧,坐骨神經痛,可選擇坐骨神經幹分布區域刮痧治療。
(4)根據自己的臨床經驗選擇特定部位進行刮痧。如刮大椎、曲池穴處治療發熱;刮尺澤及委中穴處,可治療胃寒痛等。
十四經穴主治範圍 |
 | 十四經脈名稱 | 經 穴 主 治 範 圍 |
手
三
陰 | 手太陰肺經 | 肺病、喉病、胸部疾病 |
手厥陰心包經 | 心病、胃病、神志病、胸部疾病 |
手少陰心經 | 心病、神志病、胸部疾病 |
手
三
陽 | 手陽明大腸經 | 前額痛、鼻病、口腔病、齒病、眼病、咽喉病、發熱病 |
手少陽三焦經 | 側頭痛、脅肋痛、耳病、眼病、咽喉病、發熱病 |
手太陽小腸經 | 後頭痛、肩胛病、神志病、耳病、眼病、咽喉病、發熱病 |
足
三
陰 | 足太陰脾經 | 脾胃病、經帶病、泌尿系疾病 |
足厥陰肝經 | 肝病、前陰病、經帶病、泌尿系疾病 |
足少陰腎經 | 腎病、咽喉病、肺病、經帶病、泌尿系疾病 |
足
三
陽 | 足陽明胃經 | 前額痛、口腔病、齿病、咽喉病、胃腸病、神志病、發熱病 |
足少陽膽經 | 側頭痛、脅肋病、耳病、眼病、神志病、發熱病 |
足太陽膀胱經 | 後頭痛、腰背病、臟腑病、神志病、眼病、發熱病 |
 | 督 脈 | 中風、昏迷、熱病、頭面病、神志病、臟腑病、婦科病 |
 | 任 脈 | 虛脫、神志病、臟腑病、婦科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