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醫藥信息

線上展覽

商務特區 市場行情 中醫智庫 醫藥保健 線上教學 入口網站 專家論壇
 
 
 您好  網站導覽 客戶服務 討論園地 企業福利網 文章搜尋
 

醫藥保健

本區公告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醫藥保健 > 醫藥答問 > 高低血壓防治

什麼是高血壓?什麼是低血壓?


資料來源:張景岳工作室   所屬地區:台灣


  高血壓是指以體循環動脈血壓升高為臨床特徵的疾病或病理過程。

  1978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的診斷標準?:
正常成人血壓:收縮壓18.6千帕(140毫米汞柱)舒張壓12.0千帕(90毫米汞柱);成年人高血壓:收縮壓為21.3千帕(160毫米汞柱)和(或)舒張壓為12.6千帕(95毫米汞柱);臨界高血壓:收縮壓18.8~21.2千帕(141~159毫米汞柱)、舒張壓12.1~12.5千帕(91~94毫米汞柱)。

  中國國內目前採用1979年4月在鄭州召開的全國心血管病流行病學及人群防治彙報討論會上制定的標準:
高血壓:收縮壓21.3千帕(160毫米汞柱)及/或舒張壓12.6千帕(95毫米汞柱);臨界高血壓:收縮壓在18.7~21.2千帕(140~159毫米汞柱)之間或舒張壓在12.0~12.5千帕(90~94毫米汞柱)之間。與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診斷標準基本上一致。

  由於正常時動脈血壓受情緒、刺激、體位、時間、種族、性別及體力活動等因素的影響,而且隨年齡的增長而增高,因此高血壓與正常血壓之間的界限較難劃分。有人建議按年齡對高血壓進行分類(見下表)。
按年齡組診斷高血壓的標準
17~4041~60>60
正常<18.6/12.0千帕(140/90毫米汞柱)<20.0/12.0千帕(150/90毫米汞柱)<21.3/12.0千帕(160/90毫米汞柱)
臨界高血壓18.6/12.0千帕(140/90毫米汞柱)20.0/12.0千帕(150/90毫米汞柱)21.3/12.0千帕(160/90毫米汞柱)
高血壓21.3/12.7千帕(160/95毫米汞柱)21.3/12.7千帕(160/95毫米汞柱)23.3/12.7千帕(175/95毫米汞柱)

      年齡在15歲以下者,若收縮壓>17.3千帕(130毫米汞柱),和舒張壓>12.0千帕(90毫米汞柱)應診斷為高血壓。

      1993年"美國全美聯合會委員會關於高血壓檢出評價和治療第五次報告"中提出按血壓對心血管危險影響的成人血壓新分類法(見下表)。
    >=18歲成年人血壓分類
    分類收縮壓舒張壓
    正常<17.3千帕
    130毫米汞柱)
    <11.3千帕
    85毫米汞柱)
    正常高限17.3~18.5千帕
    130~139毫米汞柱)
    11.3~11.9千帕
    85~89毫米汞柱)
    高血壓期(輕度)18.7~21.2千帕
    140~159毫米汞柱)
    12.0~13.2千帕
    90~99毫米汞柱)
    期(中度)21.3~23.9千帕
    160~179毫米汞柱)
    13.3~14.5千帕
    100~109毫米汞柱)
    期(重度)24~27.9千帕
    180~209毫米汞柱)
    14.7~15.9千帕
    110~119毫米汞柱)
    期(極重度)28千帕
    210毫米汞柱)
    16千帕
    120毫米汞柱)
      低血壓是指體循環動脈血壓(收縮壓及舒張壓)均低於正常,一般低於12.0/8.0千帕(90/60mmHg),分為急性低血壓和慢性低血壓,前者是指血壓由正常或較高水準急劇下降,甚至測不到,通常亦稱休克,後者是低血壓伴有臨床症狀,包括體質性低血壓,體位性低血壓,內分泌功能紊亂致低血壓,慢性消耗性疾病、營養不良、心血管疾病、高山病等所致低血壓。體質性低血壓也稱原發性低血壓,低血壓伴有或不伴有自覺症狀者,常見於體質瘦弱的人,以女性多見,並可有家庭遺傳傾向,多半是體檢時發現。一些人可有疲勞、頭暈、心悸等症狀,無重要臨床意義,預後良好。




上一則 | 下一則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亞太中醫藥網版權所有‧歡迎接洽轉載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