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保健
|

|
本區公告
|
|
|
|
|
首頁 > 醫藥保健 > 醫藥答問 > 高低血壓防治
什麼是動脈硬化?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什麼是動脈硬化? 血管分為動脈和靜脈,臨床所講的血管硬化實際上指動脈硬化,而動脈硬化又可分為不同的類型,如動脈粥樣硬化、小動脈硬化、動脈中層鈣化等,其中最常見最重要的為動脈粥樣硬化,因此,在此主要談談動脈粥樣硬化。由於在動脈內膜積聚的脂質外觀呈黃色粥樣,所以稱為動脈粥樣硬化。
各種動脈硬化的共同特點是動脈發生了非炎症性、退行性和增生性的病變,導致管壁增厚變硬,失去彈性和管腔縮小。動脈粥樣硬化的特點是在上述病變過程中,受累動脈的病變從內膜開始,先後有多種病變合併存在,包括局部有脂質和複合糖類積聚,出血和血栓形成,纖維組織增生和鈣質沈著,並有動脈中層的逐漸退化和鈣化。正常動脈壁由內膜、中膜和外膜三層組成。內膜即血管最裏層,是由內皮細胞、結締組織和有孔的內彈力板組成,在內皮細胞和內彈力板之間,除結締組織外,還有平滑肌細胞和基質。中膜即彈力層主要由彈力纖維與平滑肌組成,起著伸縮血管的作用。如果平滑肌發生病變,受到破壞,那麼彈性纖維就失去彈性的作用,血管就會因此喪失彈性功能,血管的順應性降低了,於是血管壁變得僵硬。外膜為一薄層,含有成纖維細胞、膠原及糖蛋白,要使中層彈性組織不與周圍組織粘在一起。動脈粥樣硬化病變主要累及體循環系統的大型彈力型動脈(如主動脈)和中型肌彈力動脈(如冠狀動脈、腦動脈等)。病變分佈往往為多個組織和器官的動脈,以一個組織或器官的動脈為主。也有只影響到一個器官的動脈,而其他動脈則正常者。
動脈粥樣硬化與許多因素有關,通常稱這些因素為危險因素。1.血壓增高與動脈粥樣硬化有著密切關係。據統計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者有高血壓的占60%-70%。高血壓病人冠心病的發生率為正常人的3-4倍。這些均說明高血壓與動脈粥樣硬化有著不可分隔的關係,也有人稱它們為兩種姐妹病,常相伴而生,難分先後。血壓升高促使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與發展,其原理大體上以下幾種可能:高級神經功能障礙;血管痙攣與收縮;脂質升高;心臟肥大及機械性因素等。2.年齡:動脈粥樣硬化多見於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3.性別:男性多見,一般統計資料提示男女之比為2:1,但女性在絕經期後由於雌激素的減少,,高密度脂蛋白(HDL)也減少,其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病率與男性基本相同。4.血脂:一般認為,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LDL)、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載脂蛋白B(apoB)的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及載脂蛋白A(apoA)的降低易患動脈粥樣硬化。5.吸煙:吸煙與不吸煙者相比,本病的發病率增高約4倍左右,吸煙支數愈多,患本病的可能性愈大。6.糖尿病:糖尿病人患動脈粥樣硬化者明顯高於無糖尿病者,且冠心病及腦梗塞的發病率亦明顯增高。7.其他:職業、飲食、肥胖、遺傳及某些微量元素的缺乏均與本病發生有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