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醫藥信息

線上展覽

商務特區 市場行情 中醫智庫 醫藥保健 線上教學 入口網站 專家論壇
 
 
 您好  網站導覽 客戶服務 討論園地 企業福利網 文章搜尋
 

醫藥保健

本區公告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醫藥保健 > 醫藥答問 > 腹瀉防治

如何治療變應性肉芽腫性脈管炎引起的腹瀉?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變應性肉芽腫性脈管炎是一組內臟動脈炎。臨床上可以同時伴有哮喘(asthma)、腹痛、腹瀉、血便、胃腸道多發性小潰瘍、外周血嗜酸細胞增高(peripheral eosinophilia)等表現。病理改變為內臟壞死性動脈炎和血管外肉芽腫等改變。由於其病因未明,臨床治療針對內臟血管炎症、消化道潰瘍和出血、腹瀉等症狀給予對症處理。主要應用血管擴張劑、抗炎治療等方法。

(1)一般治療 病變活動期,適當注意休息,避免勞累。若無消化道大出血一般不禁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如有消化道多部位、多發性潰瘍、腹瀉等消化道症狀,應進食易消化、富含維生素、少纖維素食物。病變恢復期或靜止期,注意勞逸適度。

(2)血管擴張劑 在早期腸系膜血管炎或腸粘膜血管炎尚未形成阻塞或嚴重腸缺血壞死性病變時,可給予血管擴張劑。
1.肼苯達嗪能鬆弛小動脈平滑肌,擴張外周血管。常用10mg/次,口服4次/日,以後逐漸增加劑量25—50mg/次,4次/日。停藥時也要逐漸減量;
2.硝酸甘油具速效擴張周圍動、靜脈血管作用。常用劑量5—10mg/次,加入5%葡萄糖液250—500ml中,5--10ug/分鐘速度靜滴;
3.長效硝酸甘油10—20mg/次,3—4次/日;
4.罌粟堿通過鬆弛外周血管平滑肌,起到擴張小動脈的作用。常用30--60mg/次,口服3次/日;
5.硝普鈉為強效、速效擴張小動脈、小靜脈平滑肌藥物。50mg/次,及時加入5%葡萄糖液500ml中,避光靜滴,滴速一般為10—30滴/分鐘,一般用藥不超過72小時,否則可引起甲狀腺功能低下;
6.對於慢性血管病變可用丹參注射液16ml/次或參麥注射液30—40ml/次,加入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或5%葡萄糖液250—500ml中,靜脈滴注,1—2次/日。或口服腸溶性阿司匹林300mg/次,3次/日;複方丹參片3片/次,3次/日;潘生丁25—50mg/次,3次/日;硝苯吡啶30—40mg/日,分3—4次口服;消炎痛25mg/次,口服3次/日等。

(3)抗炎治療 一般給予強的松30—40mg/日,分3—4次口服。對大血管病變、腸系膜血管炎和消化道症狀改變均有一定療效。也可初始治療先用大劑量皮質類固醇如強的松40--60mg/日。對於皮質類固醇反應不敏感時,強的松可以減少至20mg/日,同時加用硫唑嘌呤50mg/次,2次/日,或環磷酰胺50mg/次,2次/日。

(4)對症治療
1.胃、十二指腸潰瘍者可以給予質子泵抑制劑一亞碸咪唑(洛賽克),抑制胃酸分泌。常用劑量20mg/次,口服1—2次/日;米索前列醇(喜克潰)為天然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類似物,可以抑制胃酸分泌,保護胃粘膜,特別對於口服抗炎類藥物,同時伴有消化性潰瘍時,應用此藥療效較理想。常用劑14ug/次,2次/日,或200ug/次,4次/日;

2.腹瀉次數較多時,應給予止瀉劑:活性炭1—38/次,口服3次/日;次碳酸鉍l--2g/次,口服3次/日;或複方苯乙呱啶l--2片,2—3次/日;腹瀉嚴重時可給予易蒙停5—10mg/次,2—3次/日。3.腹痛者可用硝苯吡啶30—40mg/日,分3—4次口服;或山莨菪堿10—20mg/次,口服或肌注,2—3次/日。不但可以緩解疼痛,還可以擴張外周血管,改善粘膜血液迴圈。但麻痹性腸梗阻時慎用,它可以減慢腸蠕動,加重腸麻痹和中毒症狀。



上一則 | 下一則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亞太中醫藥網版權所有‧歡迎接洽轉載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