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醫藥信息

線上展覽

商務特區 市場行情 中醫智庫 醫藥保健 線上教學 入口網站 專家論壇
 
 
 您好  網站導覽 客戶服務 討論園地 企業福利網 文章搜尋
 

醫藥保健

本區公告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醫藥保健 > 醫藥答問 > 感冒防治 > 感冒防治中醫篇

脾陽虛感冒有哪些常用中成藥?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所屬地區:台灣


  脾陽虛感冒常用中成藥有:

1、附子理中丸:
  理中丸增入附子,即附子理中丸。附子、大辛大熱之品,上助心陽以通脈,中溫脾陽以健運,下補腎陽以益火。於脾陽虛之甚者,非此莫為。服用時以生薑、蔥白煎湯送服,就可以起到外散風寒,內溫脾陽的作用。

2、黃耆建中丸
  即黃耆建中湯的新型製劑。服用時,可用蘇葉煎湯送服,增強辛溫解表的功效。

3、丁蔻理中丸
  即理中丸加公丁香,白豆蔻組成。公丁香辛—溫,溫中散寒,降逆止嘔;白豆蔻辛溫,芳香健脾,行氣溫中;二味加入理中丸,就使該藥不但有溫中散寒,健脾補氣的功效,而且具有行氣止痛,降逆止嘔的作用。於脾胃虛寒兼濁氣不降與氣滯不和證候,症如脘腹隱痛,食後泛惡,大便稀薄,脈沈緩等,尤為適宜。若脈浮緩有表證者,可用蘇葉、蔥白煎湯送服。

4、溫中健胃丸
  方用吳茱萸、乾薑溫中散寒;炒麥芽、藥曲健胃消食。合用成丸,適於脾胃虛寒,食滯不化,症見腹痛喜暖。嘔吐清涎的患者。用蘇葉少許煎湯送服,是治療脾胃陽虛兼食滯而感冒的良藥。

5、小建中合劑
  為小建中湯的新型製劑。是治療脾胃虛寒的常用良方。平時可作為脾陽虛患者的補益劑服用。感受風寒時,可用生薑、蔥白適量煎湯混合服用,內補外散,療效顯著。



上一則 | 下一則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亞太中醫藥網版權所有‧歡迎接洽轉載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