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醫藥信息

線上展覽

商務特區 市場行情 中醫智庫 醫藥保健 線上教學 入口網站 專家論壇
 
 
 您好  網站導覽 客戶服務 討論園地 企業福利網 文章搜尋
 

醫藥保健

本區公告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醫藥保健 > 醫藥答問 > 中醫刮痧療法

三叉神經痛如何刮痧治療?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所屬地區:台灣


  三叉神經痛,也稱面痛,是指三叉神經分布區出現短暫的、陣發性的、閃電樣的劇痛。三叉神經分眼支、上頜支和下頜支,臨床上以上頜支和下頜支分布區域疼痛較多見,發病年齡多在40~60歲之間,女性多於男性。本病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

  引起三叉神經痛的病因:
(1)原發性三叉神經痛,目前病因還不太清楚。可能是由於三叉神經半月節行經腦橋的後根,受到血管畸形,微小膽脂瘤等的壓迫、牽拉或扭曲,引起半月節神經元及後根變性,破壞了它對疼痛傳入神經刺激的調整機制所致。
(2)繼發性三叉神經痛是由於腦橋、延腦、半月節或三叉經徑路等的腫瘤、血管畸形、動脈瘤等血管疾病和帶狀疱疹、蛛網膜炎等感染所致。

  中國醫學認為,本病多因風寒之邪襲於陽明筋脈,凝滯筋脈,氣血痹阻;或因風熱病毒侵襲面部,影響筋脈氣血運行所致。

  三叉神經痛的主要臨床表現:
  疼痛突然發作,呈陣發性放射電擊樣劇痛,如撕裂、針刺、火灼樣感,一般極度難忍,常用手緊按或搓揉患部來減輕疼痛。每次疼痛時間很短,數秒至數分鐘後自行緩解,但連續數小時或數天內反覆發作。痛疼間隔,時間,短可幾日,長可數年,周期不定。疼痛部位以面頰上、下頜部為多,額部較為少見。疼痛常有一起始點,可因吹風、洗臉、說話、吃飯等刺激而誘發。

  因風寒所致者,則遇冷加劇,得熱痛減,伴鼻流清涕,舌苔白,脈浮;因風熱所致則多在感冒發熱後發作,痛處有灼熱感,伴流涎,目赤流淚,苔黃膩,脈數。

  三叉神經痛的刮痧治療方法:
  本病應根據三叉神經的分布,結合疼痛部位有選擇地進行刮痧治療。
(1)疼痛部位以下頜為主:由下關穴處向前下方經頰車,再向前刮至承漿穴處(見圖3示);刮耳後翳風至完骨穴處(見圖3示);刮足陽明胃經之滎穴內庭處(見圖1示)。
(2)疼痛部位以上頜部為主:由上關穴處向前經四白、顴髎、巨髎等穴,刮至迎香穴處(見圖1示);刮手陽明大腸經之原穴合谷穴處(見圖3示)。
(3)疼痛部位發生在額部:由攢竹穴處經陽白、頭維等穴,刮至率谷穴處(見圖3示)。



上一則 | 下一則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亞太中醫藥網版權所有‧歡迎接洽轉載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