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保健
|

|
本區公告
|
|
|
|
|
首頁 > 醫藥保健 > 藥膳食療 > 食療
經常上火者的食療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經常氣鬱上火煩躁不安者,可表現為以下幾種情況:
上焦有火(上焦指心肺部位),症見口乾、舌爛、唇裂、目赤、耳鳴,甚則微咳;
中焦有火(中焦指脾胃部位),表現為時而胃火亢盛、食不知飽,時而噯腐吞酸、呃氣上逆、脘腹脹滿、飲食少進;
下焦有火(下焦指肝、腎、膀胱、大小腸部位),表現為大便乾燥、小便少且黃赤、混濁有味、陰部時癢、婦女白帶多,甚至帶黃。
從食療保健角度來看,總的原則是,平時多飲水,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最好少吸煙,少飲酒,甚至戒煙酒;少食過於油膩性的食物,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保持大便不乾燥,小便不混濁。
如有輕微上火現象,平時可以吃些梨、藕、柿餅霜類的食品。
腸胃系統有火者,可以多食富含纖維素的蔬菜,增加腸蠕動。如果大便乾燥時,可以每日飲蜂蜜50~100g。身體比較健壯的人,可以吃檳榔片,以助消化。
症狀明顯者,可區分情況服用下列藥物:中焦有火,可以服焦三仙(山楂、神曲、麥芽各炒焦)、焦四仙(焦三仙再加焦檳榔),也可以服雞內金、五香檳榔糖(檳榔為主要成分加上砂仁、豆蔻等消食行氣的藥製成);下焦有火,可以服中成藥龍膽瀉肝丸、當歸龍薈丸、梔子金花丸等,也可以吃單味藥生槐花、生地榆等。如果陰癢劇烈可買點蛇床子熏洗坐浴。
摘自:中國中醫藥報/南方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