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保健
|

|
本區公告
|
|
|
|
|
首頁 > 醫藥保健 > 醫藥答問 > 中醫刮痧療法
坐骨神經痛如何刮痧治療?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所屬地區:台灣

坐骨神經痛,是指在坐骨神經通路及其分布區發生疼痛,為常見的周圍神經疾病。本病多見於青壯年,男性多於女性。本病臨床上可分原發性和繼發生兩類。
引起坐骨神經痛的病因:
(1)原發性坐骨神經痛:與受寒、潮濕、損傷以及感染等有關。
(2)繼發性坐骨神經痛:為神經通路的鄰近組織病變產生機械性壓迫或粘連所引起,如腰椎間盤突出症、脊柱腫瘤以及椎間關節、骶髂關節、骨盆的病變和腰骶部軟組織勞損等。
按其受損部位,又可分為根性坐骨神經痛和幹性坐骨神經痛。
坐骨神經痛的臨床表現:
本痛多為一側腰腿部陣發性或持續性疼痛,多表現在臀部、大腿後側、小腿後外側及足部發生放射性燒灼樣或針刺樣疼痛,嚴重者痛如刀割,活動時疼痛加劇。
原發性坐骨神經痛的起病比較突然,沿坐骨神經通路有放射性疼痛的特點和明顯的壓痛點,起病數日後最劇烈,常因感受寒濕而誘發。
繼發性坐骨神經痛,有原發病可查,如椎間盤脫戔、腰骶骨質增生等疾病。疼痛於咳嗽、噴嚏、排便時加重,腰骶部有明顯的壓痛及叩痛,一般腰部活動障礙,活動時下肢有放射性疼痛。
坐骨神經痛的刮痧治療方法:
(1)刮督脈:由背中穴處沿脊柱正中向下經命門、腰陽關等穴,刮至腰俞穴處(見圖2示)。
(2)刮足太陽膀胱經:由腎俞穴處沿脊柱側經大腸俞等穴刮至次髎穴處(見圖2示)。
(3)刮足少陽膽經及足太陽膀胱經:由環跳穴處沿大腿後側經承扶、殷門、委中、刮至承山穴處(見圖2示);由陽陸泉穴處沿小腿外側經懸鍾等穴,刮至昆侖穴處(見圖3示)。
注意事項:
(1)刮痧治療坐骨神經痛時,要積極治療其原發病,如腰椎間盤突出引起的可配合牽引或推拿治療。
(2)治療期間病人應臥床休息,椎間盤突出者,須臥硬板床,注意保暖,房事有節,食居有常。恢復期要適當進行體育鍛煉,以利腰部功能恢復。
梨狀肌綜合症的刮痧治療,可參照坐骨神經痛的刮痧治療方法進行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