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保健
|

|
本區公告
|
|
|
|
|
首頁 > 醫藥保健 > 醫藥答問 > 感冒防治 > 感冒防治中醫篇
脾陽虛感冒有哪些飲食療法?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所屬地區:台灣

脾陽虛感冒常用飲食方法有:
1、蔥白生薑羊肉湯
蔥白15克,生薑15克,羊肉150~200克,橘皮6克,吳茱萸3克,白胡椒粉適量。
將蔥白、生薑、羊肉等一同放入砂鍋內煮,等肉熟後,吃肉喝湯,服後微汗,每日1次。
羊肉溫中補虛,扶助正氣。蔥白、生薑能祛風散寒。吳茱萸、胡椒粉溫中散寒。橘皮行氣健脾;止咳化痰。合之,具有溫中助陽,解表散風寒的作用。中焦虛寒而外感風寒者最為適宜。
2、豬肚姜桂湯
豬肚150克,生薑15克,肉桂3克。
將豬肚洗淨,放於碗內或陶瓷器皿內,加入生薑、肉桂、少許鹽及水,隔水燉之,豬肚熟後,分2次飲湯吃肚。
豬肚甘微溫,入脾胃二經,長於健脾養胃。生薑、肉桂溫中散寒;三味同用,既溫中健脾養胃,又有辛散表寒的作用。
3、薏米粥
薏米仁60克,蔥白2根,生薑10克,蓮子15克,大棗5個,紅糖30克。
先將薏米、蓮子、大棗放入砂鍋內同煮30分鐘,再放入蔥白、生薑、紅糖。煮沸2分鐘後即可食用。
薏米仁為脾胃之藥,善長補脾益肺。蓮子、紅糖、大棗均為甘溫補益脾胃之良品。蔥白、生薑發散風寒。合之,共奏溫中健脾,散風祛寒的功效。於脾胃陽虛、感受風寒不甚者,可以食用。
4、鵪鶉黨參山藥湯
鵪鶉1隻,黨參15克,淮山藥30克,肉桂3克,生薑10克。將鵪鶉去毛和內臟,切塊,洗淨,與黨參、淮山藥、肉桂、生薑共煮,加入少量鹽調味,待煮30分鐘後可食肉飲湯。
鵪鶉味甘性平,有很好的補益脾胃作用,與黨參、淮山藥三味同用健脾養胃。肉桂溫中散寒、生薑祛寒解表。五味合用,於脾胃虛寒而感受風寒者適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