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專家稱,由於兒童的各個水代謝器官功能還未完善,調節和代謝功能差,容易出現水代謝障礙。若讓孩子喝水過多則會影響其健康。
造成水中毒:兒童若1次或多次飲用過多的水,而腎臟對過多的水分又未能及時排出,便會引起水分在體內瀦留,先是細胞外液滲透壓降低,繼而水分進入細胞內,導致細胞內、外液滲透壓降低。此時,輕者可出現頭昏腦脹、疲乏懶動;重則出現神志恍惚、意識障礙。
引起胃腸功能紊亂:兒童劇烈活動後立即喝水易引起胃腸損傷或功能紊亂。因劇烈活動後胃腸道血管處於收縮狀態,大部分血液集中到肌肉中去,大量喝水後水分在胃腸道積聚,會使人產生悶脹感。由於水分過多,沖淡了胃內消化液,使消化功能減退,食欲降低,久而久之,還會引起胃粘膜病變。
增加心、腎臟負荷:喝水過多,使血容量急劇增加,令兒童正在工作的心臟負擔加重,須進行強有力的收縮才能代謝。而腎臟在短時間內排泄出較多水分,亦會消耗能量。反復如此工作,心、腎也會“疲勞”,使其功能減退。
引起尿頻和遺尿症:兒童(特別是嬰幼兒)排尿的調節功能還不穩定,若喝水太多,可使尿“開關”失靈,導致尿頻或遺尿。兒童在欲排尿時受到懲罰不能及時排尿,還可出現神經性排尿困難。
家長對兒童飲水量應適當控制,兒童一般每日飲水量應為:1歲以下約700毫升左右;2至3歲780毫升左右;4至7歲約950毫升左右;8至9歲約1050毫升左右;10至14歲約1100毫升左右,其餘可以從食品中獲得。此外應根據季節、活動強度等情況酌情調整。
摘自《廣東科技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