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醫藥信息

線上展覽

商務特區 市場行情 中醫智庫 醫藥保健 線上教學 入口網站 專家論壇
 
 
 您好  網站導覽 客戶服務 討論園地 企業福利網 文章搜尋
 

醫藥保健

本區公告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醫藥保健 > 醫藥答問 > 感冒防治 > 防治感冒

副流感病毒感染有何臨床表現?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所屬地區:台灣


副流感病毒感染有何臨床表現?
  副流感病毒屬於副粘病毒族,副粘病毒屬。是一種有包膜的單鏈核糖核酸(RNA)病毒,呈球形。人類副流感病毒分為四型:
1型有兩種株別,分別是血球吸附第2型病毒(HA2)和仙台病毒(HVJ);
2型是哮喘病毒(CA);
3型是血球吸附第1型病毒(HA2);
4型分別為A和B兩種株別。

  1型是兒童哮喘(喉氣管支氣管炎)的主要病因。3型是導致6個月以下嬰兒肺炎和支氣管炎的第二大病因。2型臨床表現很像1型,但很少引起嚴重疾病。4型常致隱性感染,與之相關的疾病常很輕。

  副流感病毒呈全球性分佈,是少年兒童下呼吸道感染的一種重要病因,僅次於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的流行病毒和臨床表現多種多樣。副流感病毒是嬰兒期和兒童期呼吸道疾病最重要的病原,世界各地的研究顯示1、2、3型與大約40%--70%的嚴重哮喘有關,並與少年兒童其他急性呼吸道疾病有關。首次副流感病毒感染一般發生於出生後早期,3型病毒常在出生後第1個月引起疾病,4月齡以後由1型和2型病毒所致的哮喘和其他下呼吸道疾病的發生率增加,這種高發病率一直持續到6歲左右,以後發病率則降低。1型和2型病毒引起青少年和成人下呼吸道疾病偶有發生卻很少見。現在1型和2型病毒常同時在奇數年份的秋季流行。3型病毒多年來表現為一種地區性流行,全年各季節都發病,近10年有每年春季流行的趨勢。感染後產生血清抗體和局部抗體,多次重復感染產生的抵抗力才能減輕臨床症狀。副流感病毒通過感染的呼吸道分泌物傳播,通過人與人直接接觸或大量呼吸道飛沫傳播。3型是副流感病毒中傳染性最強的一個類型。

  副流感病毒感染的臨床表現,1、2及3型病毒初次感染時半數病例可表現為急性發熱性疾病。患兒可出現鼻炎、咽痛、聲音嘶啞以及咳嗽,有時哮吼。嚴重喉炎病例可持續發熱,鼻炎和咽痛加劇,出現銅鑼樣或犬吠樣咳嗽,並可發展為明顯的喘鳴,偶爾會發生進行性氣道阻塞及低氧血症,但多數患兒在1--2天內恢復。如果發生細支氣管炎或肺炎,發熱可持續,咳嗽加重,有痰,可伴有喘息,呼吸急促及肋間隙凹陷,在嚴重病例出現紫紺。X線片顯示間質或肺門周圍浸潤及氣腫。年長兒童和成人的副流感病毒感染較輕,常表現為普通感冒或聲音嘶啞,可伴有咳嗽。下呼吸道病變不常見,偶見成人氣管支氣管炎。

  副流感病毒滅活疫苗注射後抗體升高率達90%,但無保護力。



上一則 | 下一則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亞太中醫藥網版權所有‧歡迎接洽轉載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