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保健
|

|
本區公告
|
|
|
|
|
首頁 > 醫藥保健 > 醫藥答問 > 感冒防治 > 感冒防治中醫篇
肺氣虛感冒有哪些其他療法?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所屬地區:台灣

肺氣虛感冒常用其他療法有:
(1)針灸療法
取穴:主穴:支正、風門、列缺、迎香、太淵、肺俞;
配穴:合谷、足三里、風池。
手法:補瀉兼施,並可加灸。
支正、風門祛風散寒;列缺、迎香宣利肺竅;太淵、肺俞補益肺氣;足三里扶正祛邪;風池、合谷疏利陽明,可增強祛風散寒,解表宣肺的作用。
(2)推拿療法
a、風寒襲肺
直擦背部膀肮經,以溫熱為度。再用按法或揉法在背部兩側肺俞、膈俞治療,每穴約2分鐘。
b、肺氣虛弱
重點揉擦前胸上部及背部心俞、肺俞區域,均以透熱為度。再用輕柔的推法或按、揉法在兩側肺俞、脾俞、腎俞治療。每次約1~2分鐘。
c、頭項強痛
取穴印堂、頭維、太陽、百會、風池、風府、天柱等。用推法從印堂開始,向上沿前額髮際至頭維、太陽,往返3~4遍,配合按揉印堂、太陽、百會等。再用推法沿頸部兩側膀胱經上下往返治療3~4分鐘,然後按揉風池、風府、天柱等穴。
(3)貼敷療法
五倍子、鬱金各等分,蜂蜜適量(煉)。二味藥物混合粉碎為末,過篩、加入蜂蜜調製成膏。取膏藥分別貼於神闕、湧泉、靈墟穴,蓋乾紗布,膠布固定,一日一換,7~10天見效。本方有益氣斂汗作用,可以預防感冒。
(4)導引健身法
兩肩扭動,運動膏育穴。合掌並兩足,蹲身假坐,起三躍。本法有調暢肺氣,祛風散寒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