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醫藥信息

線上展覽

商務特區 市場行情 中醫智庫 醫藥保健 線上教學 入口網站 專家論壇
 
 
 您好  網站導覽 客戶服務 討論園地 企業福利網 文章搜尋
 

醫藥保健

本區公告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醫藥保健 > 中藥漫談 > 驗方集錦

真武湯治高低血壓


資料來源:元氣齋出版社   所屬地區:台灣


  真武湯乃張仲景所創,雖列為袪寒劑,但用途極廣。其組成為:附子、白朮、茯苓、白芍、生薑。其中,茯苓、白芍有利水作用;白芍、附子為極佳之止痛劑,白芍又有鬆弛平滑肌功能。

  由於附子為大熱之藥,故以白芍之酸寒為平衡。附子、白芍兩者合用,既能達止痛目的,又能緩和彼此藥性,為一相當理想組合。

緩解氣虛惡寒或汗出不解
傷寒論中提及真武湯的作用:
 一、少陰傷寒、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沈重疼痛,自下利者為有水氣。服真武湯能散寒利水。
 二、治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汗出嚴重,導致電解質不平衡、筋惕肉目閏﹝抽筋,肌肉跳動﹞或脫水以致血液稠黏,無法供應至腦部;腦部缺氧嚴重,「身振振欲擗地﹝站不穩﹞」,以真武湯可緩解。

 三、治氣虛惡寒。
  真武湯為足少陰藥,方中茯苓、白朮能補土利水,伐腎邪而療心悸。生薑、附子回陽益衛,能壯真火而逐虛寒;芍藥酸收,能斂陰和營而止腹痛。

  在臨床上,真武湯亦可治療大、小腦不平衡之病。像中風或車禍的後遺症:腦震盪、腦瘀血、腦血管病變等,都會出現不平衡的現象,此時真武湯都能發揮作用;包括水腦症在內都可服用而改善。
  
  另外,現代人常見之暈眩可能與小腦有關﹝小腦為平衡中樞﹞,也可能是眼壓過高所導致。眼壓過高的人眼眶會有脹痛感,因此若發現自己眼眶時常脹痛,應該至眼科作眼壓檢查治療,以免嚴重變成青光眼。

改善眼壓及內耳平衡  
  目前西醫對青光眼並無根治之法,就中醫而言,若能予真武湯內服,加上患者配合不過度消耗眼力,眼壓往往很快就能恢復正常。

  另外,內耳前庭神經不平衡也會引起暈眩、嘔吐,若為感冒所起,則予小柴胡湯或苓桂朮甘湯服用即可改善。至於高、低血壓產生暈眩,真武湯亦能發揮作用。

  因為方中的附子有興奮、強心作用,可使血壓升高;對腎性高血壓又有降壓作用。

  何以真武湯能同時治療高、低血壓?此乃因為仲景先生所創之方劑,許多皆具有雙向作用。於太過與不及之間進行調節,以達到平衡,可見仲景傷寒、金匱方偉大之處。

  香港譚述渠大夫到東南亞各國行醫,所帶處方不超過五個,其中使用率最高者即為真武湯。有人不禁要問,方中的附子為大熱之藥,而東南亞為熱帶,何以能用?那是因為當地人民喜以辛辣食物開胃,又以冰品冷飲消散熱氣,致使體質改變之故。臺灣雖為亞熱帶,但飲食習慣仍需注意。

  真武湯有效的例子不勝枚舉。數年前某醫學院有一醫學系四年級學生,因功課壓力導致暈眩、解黑便,並出現飛蚊症等現象,一站立即嘔吐,雖做過多次檢查亦不得其法,即以真武湯主之,並助其紓解情緒後已痊癒。
摘錄自《自己開藥方》﹝作者:張步桃 / 元氣齋出版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亞太中醫藥網版權所有‧歡迎接洽轉載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