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保健
|

|
本區公告
|
|
|
|
|
首頁 > 醫藥保健 > 醫藥答問 > 中醫刮痧療法
神經衰弱如何刮痧治療?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神經衰弱是一種常見的功能性疾病,常由於精神過度緊張引起,以乏力,易疲勞,易激惹,頭痛,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為特徵。
引起神經衰弱的病因是:
(1)過度的腦力勞動,強烈的情緒波動所致。其發病原理是由於中樞神經系統興奮與抑制過程失調,即高級神經活動的規律遭到破壞,當抑制過程減弱時。病人產生神經過敏,煩躁,失眠等現象;當興奮過程減弱時,則表現為疲乏,注意力不集中等現象。
(2)多數神經衰弱病人為易病素質。易病素質是指遺傳因素與後天環境影響形成的個體生理和心理特徵。這類病人的性格或為膽怯,自卑,多疑,敏感,依賴性強,缺乏自信,或為主觀,任性,急躁,好強,自制力差等。
中國醫學認為:本病與精神因素和飲食失調等有關。
(1)思慮過度或長期緊張耗傷心血,就會導致心血不足。
(2)情志不遂,肝氣鬱結而化肝火,以致肝陰不足,肝火有餘。
(3)飲食失調,內傷脾胃,脾失健運,氣血生化之源不足,以致氣血兩虛。
(4)過度勞倦,或久病傷腎,以致腎陰虛不能上濟心火。
神經衰弱的臨床表現:本病起病緩慢,病情輕時重,病程較長,症狀較多,可歸納為三組:
(1)失眠和神經過敏 由大腦皮層抑制減弱,興奮性增強,因而入睡困難,多夢易醒,情緒不穩,煩躁易怒,感覺過多,多疑慮,心悸,頭痛,全身不舒服等。
(2)精神不振 由於興奮過程減弱,所以精神不振,很容易疲勞,記憶力減退,頭暈眼花,甚至難以堅持工作。
(3)內臟能紊亂症狀 出現食欲不振,脘腹脹痛,心悸胸悶,手足發冷,陽痿早洩,月經不調等。
神經衰弱的刮痧治療方法:
(1)刮督脈:由百會穴處向後經風府、大椎等穴,刮至身柱穴處(見圖2示);刮足太陽膀胱經:由天柱穴處沿脊柱兩側經風門、肺俞、厥陰俞、心俞、膈俞、肝俞、膽俞、脾俞、胃俞等穴,刮至腎俞穴處(見圖2示)。
(2)刮足少陽膽經:由頸部風池穴處刮至肩背部的肩井穴處(見圖2示);刮手厥陰心包經:由肘部前側曲澤穴沿前臂前側正中,經郤門、內關、大陵等穴,刮至手心勞宮穴處(見圖1示);刮足少陰腎經:由三陰交穴處沿小腿內側刮至太溪穴處(見圖3示)。
隨症加減:心脾兩虛者,加刮手少陰心經之通里、神門穴處(見圖1示);陰虛心旺者,加刮太沖穴處(見圖1示);脾胃不和者,加刮中脘穴處;刮足陽明胃經:由足三里穴處沿小腿外側刮至豐隆穴處(見圖1示);肝火上擾者,加刮足厥陰肝經之太沖、行間等穴處(見圖1示)。
注意事項:
(1)本病無器質性病變,治療時應與軀體疾病引起的神經衰弱樣綜合症加以鑒別:如肺結核、遷延性肝炎等慢性傳染病;鉛、汞等慢性中毒;高血壓、動脈硬化、貧血、甲狀腺功能亢進等軀體性疾病;腦腫瘤、腦外傷等腦部疾病;副鼻竇炎、屈光不正等五官疾病,均可出現頭昏、頭痛、失眠、無力等症狀。可通過詢問病史,並根據病程經過特點,查出相應的體徵或實驗室、X線檢查等方法加以確診。
(2)本病與病人的心理精神狀態關係較大,因此,治療前應對病人做好心理工作,以解除不必要的恐懼緊張心理,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3)由於神經衰弱病程較長,因此,刮痧治療時間也應較長,必須堅持3~5個療程,以鞏固療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