荸薺是莎草科植物荸薺的球莖,性味甘寒,可以清熱生津,化痰止咳,消積,主要治療溫病消渴,黃疸,熱淋,痞積,目赤,咽喉腫痛,贅疣等。
荸薺除含有水分、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纖維素、無機鹽、鈣、磷、鐵、多種維生素外,還含有荸薺素,它不耐熱,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產氣桿菌和綠膿桿菌均有抑制作用。此外,荸薺還含有降低血壓和防治癌症的一些有效成分。
新鮮荸薺煮湯代茶飲,可以防治流行性腦膜炎。冬季時節,每天用荸薺250克洗淨,連皮煮,連湯帶荸薺一起吃,可以防治高血壓病。平時用新鮮荸薺加水煮熟,吃荸薺喝湯,對於慢性腎炎水腫有顯著療效,還可以治療腎盂腎炎、膀胱炎,因為荸薺有利尿消腫的作用。肺癌患者,可以煮荸薺,去皮食用或飲服荸薺汁。咽喉腫痛的患者,喝荸薺汁就有良好的效果。對於濕熱下注引起的便血,可用荸薺250克搗爛去渣濾汁,空腹溫服,每天1劑,分3次服完,可連服數天。荸薺去皮切開,外擦癬瘡,每天3次,可以連用數天,效果良好。當小兒患有口瘡的時候,也可以用荸薺燒存性,研末摻之。
用荸薺10枚搗汁,兌入酒釀100克,隔水燉溫服用,可以治療麻疹。荸薺30--60克,和適量海蜇一起煮湯飲服,可以治療痔瘡出血。用荸薺500克搗爛,薺菜100克,冬瓜皮100克,水煎取湯代茶飲,每天1劑,連服3--5天,用以治療腎陰不足引起的小便澀痛,有一定的效果。用鮮荸薺1個,蔥頭1個,搗爛外敷,可以治療雞眼,每2天換藥1次,可連用2--4週。
荸薺莖30--60克,煎湯代茶飲,能通淋排石,可用於治療泌尿系結石。
柳葉荸薺飲:柳樹葉6克,荸薺500克,煎湯代茶飲,吃荸薺,每天1劑,連服數劑,可用於濕熱黃疸的輔助治療。
荸薺性寒,虛寒及血虛之人應慎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