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保健
|

|
本區公告
|
|
|
|
|
首頁 > 醫藥保健 > 醫藥答問 > 感冒防治 > 感冒防治中醫篇
如何診斷三陽合病感冒?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所屬地區:台灣

三陽受病,各顯特點。太陽居表,主背;陽明主裡,主腹;少陽居半表半裡,主脅。今三陽盡為外邪困擾,則太陽見惡寒發熱,頭痛身重;陽明見腹滿而痛,口不仁,面垢,嗜睡汗出;少陽見寒熱往來,胸脅苦滿。太陽脈浮,陽明脈大,少陽脈弦,三陽熱盛脈數。三陽合病為感冒中之重證,屬陽、屬熱、屬實。但病邪僅充斥於三陽經氣,未入臟腑形成熱結,故無如狂發狂,及燥實痞滿堅俱見的危重證候。綜上所述,可知本證臨床表現為:
主症:a.發熱惡寒,頭痛身重;b.寒熱往來,胸脅苦滿;c.腹滿而痛,口不仁,面垢;d.嗜睡汗出,甚則譫語。
次症:a.腰脊酸痛;b.口燥而渴;c.口苦、咽乾、目眩、甚則耳聾。
舌脈:舌苔薄黃,甚則黃厚而燥;脈浮弦大數。
凡具主症a.、b.、c.者,或主症a.、b.和次症b.者,或主症a.、d.和次症c.者,或主症a.、c.和次症c.者,或主症b.、c.和次症a.者,並見典型舌脈,即可診斷為三陽合病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