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醫藥信息

線上展覽

商務特區 市場行情 中醫智庫 醫藥保健 線上教學 入口網站 專家論壇
 
 
 您好  網站導覽 客戶服務 討論園地 企業福利網 文章搜尋
 

醫藥保健

本區公告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醫藥保健 > 認識中醫 > 身體與疾病

痔瘡與直腸癌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痔瘡與直腸癌
  痔瘡與直腸癌無論從病因、病理、治療及預後上都有相當大的不同,為什麽要將這二者放在一起討論呢?原因是90%以上的直腸癌病例在初期被誤診為痔瘡。  
  
  痔瘡是臨床上常見的直腸肛門疾病,主要見於成年人,並且隨著年齡增長而發病率增加。痔瘡的臨床表現是大便時有鮮血,或有腫塊從肛門脫出。根據發生的部位不同,痔瘡有外痔和內痔之分,大多數痔瘡不需要做任何治療,對人的身體健康也無多大影響。  

  直腸癌是消化道發生率較高的惡性腫瘤,如不及早診治,可危及生命。直腸癌初期很容易被誤診為痔瘡,這種誤診有的是病人的自我誤診,有的是醫務人員的臆測。之所以有很高的誤診率,主要是直腸癌與痔瘡的臨床表現有諸多相似之處,如便血、大便次數增多等。其實只要病人警惕,直腸癌的早期發現是完全可能的。如能早期發現,直腸癌的治療效果是非常好的。

  區別痔瘡與直腸癌在臨床上只需做一些簡單的檢查就能達到目的,所花的費用也不高。  

  為了能早期發現直腸癌,建議大家在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排便習慣改變。排便習慣改變是直腸癌最早出現也是最常見的症狀。由於癌腫的刺激,病人可在短期內出現無明顯原因的大便次數增多或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有排便不盡的感覺。隨著病程發展、病灶增大,癌腫可阻塞直腸出口,引起便秘、大便變細或變形、腹脹等症狀。  
2.大便性狀改變。出現大便變稀、大便帶血和黏液。80%~90%的直腸癌可有便血,血液呈鮮紅或暗紅色,常混有黏液或膿液。有時在糞便中可見到脫落的腫瘤組織,但這時往往已不是早期。  
3.早期就診。患者一旦發現上述症狀,應立即到醫院檢查,就診時要注意不要輕易相信醫生沒有進行檢查所得出的結論,如痔瘡或菌痢等。如醫生沒有要求做檢查,病人不妨自己提出。一般說來,直腸指檢能發現75%以上的直腸癌,簡單的乙狀結腸鏡檢查幾乎能發現所有的直腸癌。  
4.認真對待。有許多病人可能羞於檢查或怕檢查帶來的痛苦,在醫生開出檢查單後拿著單子不做檢查,從而延誤了早期發現的時機,這類例子在臨床上也不少見。
(周建平 / 健康報)


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提供
亞太中醫藥資訊網 彙編



上一則 | 下一則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亞太中醫藥網版權所有‧歡迎接洽轉載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