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醫藥信息

線上展覽

商務特區 市場行情 中醫智庫 醫藥保健 線上教學 入口網站 專家論壇
 
 
 您好  網站導覽 客戶服務 討論園地 企業福利網 文章搜尋
 

醫藥保健

本區公告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醫藥保健 > 醫藥答問 > 感冒防治 > 感冒防治中醫篇

脾氣虛感冒有哪些其他療法?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所屬地區:台灣


  脾氣虛感冒常用其他療法有:
1、針灸療法
取穴:主穴有脾俞、風門;配穴有章門、合谷。
手法:平補平瀉法,或加灸。
脾俞與章門有健脾益氣功能,除濕止瀉。風門疏調太陽經氣,散風寒解表邪;取合谷穴祛邪解表。

2、按摩療法
  脾虛外感風寒,取風池、脾俞、迎香、太陽諸穴,進行自我按摩。
a、風池穴
  俯首取穴,用兩拇指分別按於同側風池穴,其餘四指附於頭的兩側,由輕而重的向外按揉20~30次。或兩手中指分別按揉同側風池穴。

b、脾俞穴
  兩手中指按在脾俞穴上(拇指附著在肋骨上),用力按揉30~50次,揉至皮膚局部有熱感為佳。或兩手握拳用食指關節突起部位按揉穴位。

c、印堂穴
  以拇指羅紋面放於穴位上,其餘四指附於目外,按揉20~30次。

3、貼敷療法
a、感冒膏
  胡椒15克,乾薑10克,蔥白適量。先將前兩味藥粉碎過篩,加入蔥白,混合搗融如膏狀。
  取藥膏適量,先貼於大椎、脾俞、胃俞三穴,膠布固定。再取藥膏塗於兩手內勞宮穴,合掌放於大腿內側,夾定,覆被俯臥,待汗出即癒。

b、溫脾膏
  吳茱萸6克,母丁香10粒,綠豆7粒,紅棗2枚(去核)。諸藥混合,搗融如膏。
  取藥膏1/2,分貼於神闕、脾俞穴上,用紗布蓋好,膠布固定,一日一換,2~3次即可。

c、肉桂散
  用薑汁調肉桂末,貼臍,用膠布固定。
  脾俞與章門有健脾益氣功能,除濕止瀉。風門疏調太陽經氣,散風寒解表邪;取合谷穴祛邪解表。



上一則 | 下一則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亞太中醫藥網版權所有‧歡迎接洽轉載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