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醫藥信息

線上展覽

商務特區 市場行情 中醫智庫 醫藥保健 線上教學 入口網站 專家論壇
 
 
 您好  網站導覽 客戶服務 討論園地 企業福利網 文章搜尋
 

醫藥保健

本區公告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醫藥保健 > 藥膳食療 > 食療

修復你的肝--肝炎飲食


資料來源:本站編輯部   所屬地區:台灣


           病毒性肝炎包括A型、B型、C型、D型、E型及G型等,A型、B型肝炎以往較為人所熟知,C型肝炎在過去曾被稱為非A 非B型,因為當時並不能確定該型病毒的存在,直到一九八九年才確定該型病毒,並發現所有的非A 非B型肝炎,十之八九都是由C型肝炎病毒所引起。

          為什麼要注意肝炎呢?因為B型、C型肝炎病毒與肝癌密不可分。病毒性肝炎的症狀大致類似有疲勞、厭食、黃膽、腹瀉、發燒及嘔吐等。當胃口不佳時不要強迫進食,可以點滴方式注射水份、葡萄糖、銨基酸、維生素、礦物質等方式,待症狀改善後,再攝取高蛋白質的飲食。

        肝炎飲食原則:
        熱量:成年人每日熱量的攝取應以30-35仟卡/每公斤體重為目標,計算起來70公斤的成年人,熱量約2100-2450大卡。使用高熱量飲食易形成肥胖而沉積的脂質堆在肝臟易形成脂肝,因此不宜使用高熱量飲食。


        蛋白質:肝炎病人易有噁心、嘔吐、食欲不振味、味覺改變的情形,使進食量減少,蛋白質攝取量亦減少,容易引起蛋白質的缺乏。這時應注意蛋白質的量,則可幫助肝臟修補損壞的組織,所以建議每日蛋白質的量應達到1—1.5克/公斤體重,其中2/3應來自高生物價的蛋白質食物,如:肉、魚蛋、奶,植物性食物如:豆類,雖有蛋白質但並不含所有人體所需的『必需銨基酸』而且其吸收利用的效率都不及動物性蛋白。

        醣類:飲食中有足夠的醣類供作熱量來源,就可減少飲食中的蛋白質被用作熱量來源的機會,如此這些蛋白質就可當做作肝臟組織修補的原料。每日應攝取300-400公克,約為5碗飯。也不宜過多,以免影響肝細胞正常的功能。

        脂質:攝取量為100-150公克,肝功能恢復至正常後,油脂攝取量不超過100公克,不必過量限制脂肪,因為限制脂肪使食物變得無味,也會影響到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


        維生素和礦物質:以食物來源最好。充分供應,以促進肝臟對抗壓力及修復損傷。

          少量多餐,流質及半流質濃縮的飲食,較適合肝炎病患食用。油炸食物應儘量避免,儘量選用新鮮清潔的食物來烹調,以熟食為佳。忌酒。


        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提供
        亞太中醫藥資訊網編輯



上一則 | 下一則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亞太中醫藥網版權所有‧歡迎接洽轉載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