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保健
|

|
本區公告
|
|
|
|
|
首頁 > 醫藥保健 > 醫藥答問 > 感冒防治 > 感冒防治中醫篇
三陽合病感冒怎樣與類似症候鑒別?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所屬地區:台灣

三陽合病感冒應與太陽陽明合病、太陽少陽並病、少陽病相鑒別。
1、太陽陽明合病證與三陽合病證
兩證同為合病證,且外居太陽內居陽明,均見寒熱表證。但太陽陽明合病證,病邪偏於太陽,故表證較重,如惡寒發熱,頭項強痛,無汗等;表邪稽留,內涉胃與大腸,則見嘔逆和下利。三陽合病證,病邪偏於陽明,陽明熱盛,故見口燥而渴,汗出諺語,腹滿而痛。太陽陽明合病證脈浮,苔白;而三陽合病證,脈必浮大而數,苔黃乾。
2、太陽少陽並病證與三陽合病證
並病是一經病邪未盡,又涉他經,出現兩經症狀的症候。雖然它與同時發病的合病不盡相同,但由於患者常對發病經過訴說不清,故使醫者對並病與合病亦不甚分別。一般從病位及主症上將兩者鑒別。太陽少陽並病症所出現的症狀,雖然與三陽合病症有兩經症狀相同,但彼症受邪較輕,僅以微惡風寒、微嘔、心下支結為主要症狀,遠不如三陽台病證的發熱惡寒(或寒熱往來)、頭身痛重、胸脅苦滿、口苦咽乾等嚴重。加之三陽合病證有陽明證的腹滿而痛、口燥而渴、汗出昏睡等,故較易鑒別。
3、少陽病證與三陽合病證
少陽病證為邪居半表半裡的典型病證。以寒熱往來、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口苦、咽乾、目眩、脈弦為主症。由於三陽合病證有偏於少陽的一面,其見症與少陽病證相同,故應辨之。少陽病證與三陽合病證同為熱證、實證。兩者較之,前證輕而後證重,且三陽合病證可視為感冒病中之重證,獨具腹滿而痛,口燥而渴,汗出諺語等,其脈大而數,苔黃而乾,均較少陽病熱勢明顯。從致病機理上講,三陽同時受病,自然要比一陽(少陽)受病嚴重的多。這是辨別兩證的基本出發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