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醫藥信息

線上展覽

商務特區 市場行情 中醫智庫 醫藥保健 線上教學 入口網站 專家論壇
 
 
 您好  網站導覽 客戶服務 討論園地 企業福利網 文章搜尋
 

醫藥保健

本區公告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醫藥保健 > 醫藥答問 > 高低血壓防治

血管緊張素轉換酉每抑制劑怎樣降低血壓?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所屬地區:台灣


血管緊張素轉換酉每抑制劑怎樣降低血壓?
  進入90年代以來,血管緊張素轉換抑制劑已廣泛應用於臨床治療高血壓和心功能不全,而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要想瞭解血管緊張素轉換抑制劑是怎樣降低血壓,首先應該瞭解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我們在高血壓發病中已經談過,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為體內升壓系統之一,它是由血管緊張素原、腎素、血管緊張素Ⅰ、血管緊張素Ⅱ和轉換等組成。腎臟產生腎素,它可使血管緊張素原水解為血管緊張素Ⅰ,其升壓作用弱,在肺循環中被血管緊張素轉換?轉換為血管緊張素Ⅱ。

  血管緊張素Ⅱ具有很強的升壓作用,它比去甲腎上腺素的升壓作用強40倍;它可以直接收縮小動脈平滑肌,通過對腦和自主神經系統的作用,促進醛固酮和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和增加腎小管對鈉的重吸收等途徑達到升壓的作用。血管轉換抑制劑正是通過對轉換的抑制使血管緊張素Ⅰ轉換為血管緊張素Ⅱ的過程受阻,從而使血管緊張素Ⅱ的生成減少,使血壓下降。

  目前用於臨床的血管緊張素轉換?抑制劑有三類:

  一類為巰甲丙脯酸(開搏通、卡托普利),它的結構特點是利用一個巰基作為配體,能和位於轉換活性位點的鋅離子結合。除了對血管緊張素轉換的抑制作用外,還有抑制激Ⅱ的作用,激Ⅱ與轉換的結構相同,它參與緩激的降解過程。因此,使用此類藥物時,體內緩激增加,對血管的擴張作用增強,緩激可使具有擴張血管的前列腺素和一氧化氮合成增加,由此可見,血管緊張素轉換抑制劑可能是通過多種途徑發揮其降壓作用的。它的特點是對左心室肥厚和胰島素抵抗作用較其他類型降壓藥作用強。

  二類為依那普利、培普利、苯拉普利、西拉普利、雷米普利等,與巰甲丙脯酸相比,二類藥物的降壓作用更強,作用持續時間亦長,副作用相對較少。在其藥物結構中不含巰基,而是羧基。一、二類血管緊張素轉換抑制劑其副作用為咳嗽。通過腎臟排泄,儘管它有保護腎臟的作用,在有腎功能不全或腎性高血壓時應慎用。

  三類有蒙諾(福辛普利鈉),為最新的一類轉換抑制劑,它的化學結構獨特,含有一個膦酸基,可以通過肝、腎兩條途徑,不受肝、腎功能影響,作用時間長,一天只需服藥一次,引起咳嗽的副作用小,為此類藥物的廣泛使用開闢了美好的前景。

  藥物用量及用法:巰甲丙脯酸宜從小量開始,12.5毫克/次,每日2~3次,可漸增至25~50毫克/次,每日2~3次,依那普利,2.5毫克/次,每日2次,可漸增至10毫克/次,每日1~2次;培普利,4~8毫克/次,每日1次;苯那普利,10毫克/次,每日1次;蒙諾,10~20毫克/次,每日1次。

  血管緊張素轉換抑制劑適用於各型高血壓病人,適用地合併冠心病、心力衰竭、動脈粥樣硬化及腎功能不全的高血壓病人,尤其是蒙諾的使用幾乎不受腎功能的影響;也適用於合併糖、脂肪代謝障礙的高血壓病人。長期服藥不產生耐藥性。服藥期間應定期複查血常規、血鉀及腎功能。在服藥同時限制鈉鹽攝入和加用利尿劑可增加其療效。







上一則 | 下一則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亞太中醫藥網版權所有‧歡迎接洽轉載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