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醫藥信息

線上展覽

商務特區 市場行情 中醫智庫 醫藥保健 線上教學 入口網站 專家論壇
 
 
 您好  網站導覽 客戶服務 討論園地 企業福利網 文章搜尋
 

醫藥保健

本區公告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醫藥保健 > 醫藥答問 > 腹瀉防治

如何治療慢性血吸蟲病引起的腹瀉?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慢性血吸蟲病主要是由於患者自幼與疫水接觸,反復感染血吸蟲、感染後未經治療或治療不徹底遷延形成慢性過程。臨床治療主要以殺蟲治療為主,消除病因,阻止病情發展。輔助對症治療措施,以減輕臨床症狀。

(1)殺蟲治療
1.吡喹酮:治療血吸蟲病療效卓著。對於慢性血吸蟲病患者治療後6~12個月糞便檢查陰轉率為91%~100%。一般可採用總劑量為60mg/kg,分6次2天服完(即10mg/kg/次,3次/日,連服兩天),或40mg/kg頓服。個別年老體弱者可以減至35—40mg/kg,分2次口服。
2.硝硫氰胺(7505)對血吸蟲也有較好的療效,其有效率為80%~85%。但毒性大,服藥後有頭昏、走路輕飄飄感等神經、精神症狀,也可發生黃疸和肝功能損害。總劑量為6~7mg/k8,將其分3次口服,1次/日,連服3天。

(2)對症治療 以治療原發病為主,如出現慢性腹瀉、腹水、巨脾(megalosplenia)和脾功能亢進(hypersplenism)者,需要按照相應的原則對症治療,一般不使用止瀉藥。在血吸蟲病很好的得到控制後,慢性腹瀉可以得到緩解。如果患者長期腹瀉、發熱等原因引起繼發性營養不良、貧血和低蛋白血症時,應加強全身營養支援治療,改善營養不良症狀。除進食易消化、高熱量、高蛋白和富含多種維生素的食物外,可給予靜脈高營養(10%~15%葡萄糖液十5%複方氨基酸十10%~20%脂肪乳和胰島素等),補充能量物質、水、電解質和多種維生素。

  根據病情,應適當補充的血漿、人血白蛋白或給予新鮮血。但要注意預防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發生,其主要為門脈高壓(potal hypertention)所致的食管靜脈曲張(esophagealvaricosis)破裂出血。來勢兇猛,死亡率高。主要預防措施是以降低門脈壓力為目的,如脫水、利尿、降低心率、擴張外周血管、脾—腎靜脈分流術(renal—splenicvenousshunt)、食管胃底靜脈斷流術和經頸靜脈—肝內門靜脈分流術(TIPS)。



上一則 | 下一則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亞太中醫藥網版權所有‧歡迎接洽轉載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