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藥保健 
                 | 
               
	 
                | 
                     
                 | 
               
              
                | 
                   本區公告 
                 | 
               
              
                | 
 	
 
 |   
                          
             | 
	  | 
	  | 
               
首頁 > 醫藥保健 > 醫藥答問 > 便秘防治
老人便秘用藥有講究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一、可選用微生態製劑 
  這類製劑不僅可以清除體內“垃圾”,調節腸道菌群平衡,使腸道功能恢復正常,保持大便通暢,還能調節機體免疫功能,且副作用少。常用的有含雙歧桿菌、乳酸桿菌和糞鏈球菌的雙歧三聯治活菌製劑培菲康、麗珠腸樂等。其他類似製劑有貝飛達、乳酸菌素等。 
 
  二、可選用緩瀉劑 
  根據老年人的體質和病情可選用內服緩瀉劑。單純性便秘患者,可選用麻仁丸、通泰膠囊和乳糖果。老年高血壓、心衰的便秘患者,還可選用緩瀉劑液狀石蠟,但不宜長期服用。老年糖尿病伴便秘的患者可選用胃動力藥西沙比利。但該藥禁止與酮康唑、伊曲康唑、咪康唑、氟康唑、紅黴素、拉黴素等藥同服,以免發生心律失常等不良反應。 
 
  三、可選用潤滑腸道製劑 
  可選用各種栓劑,如開塞露、甘油栓等。 
 
  四、可以辨證施治地選用中藥 
  老年便秘多因年老體弱,氣血兩虧,從而致大便秘結。此時若一味採用瀉藥,則愈傷津液,不僅大便難通,而且更加秘結;反之,若補其不足,則腸道得潤,大便得通。 
  1.氣虛便秘  病人雖有便意,卻解便困難,便後汗出,體倦乏力,舌淡苔薄,脈虛。治宜益氣潤腸,方用黃耆湯(黃耆、陳皮、火麻仁、白蜜)。 
  2.血虛便秘  病人大便秘結,面色無華。頭暈心悸,唇舌淡,脈細澀。治宜養血潤腸,方用潤腸丸(當歸、生地、麻仁、桃仁、枳殼)。 
  3.陽虛便秘  病人大便艱澀,小便清長,四肢不溫,喜熱惡寒,舌淡苔白,脈沈遲。治宜溫陽通便,方用濟川煎(當歸、牛膝、肉蓯蓉、澤瀉、升麻、枳殼)加肉桂。 
 
  老年便秘有少數為實證,但即便如此,治療時也不可一味攻下,而宜攻補兼施。 
 
  五、老年便秘食療方   
  此外,老年便秘除藥物治療外,尚可配合一些食療。 
  1.首烏紅棗粥  首烏20~40g研碎先煎,取汁備用。用大米100g,紅棗10枚煮沸後加入首烏汁,文火熬成稀粥,早晚各服一次。適用於老年人血虛腸燥的習慣性便秘。 
  2.椹芝麻粥  取桑椹24g,黑芝麻15g,加入煮沸的大米粥中,再加少量水及冰糖,用文火熬成稀飯,每日1~2次,經常服用。 
  3.花果蜜糖粥  無花果30g,大米100g,熬粥,吃時加蜂蜜一匙。 
  4.甜杏仁粥  甜杏仁15g,洗淨,去皮搗爛,與大米50g加水同煮成粥,食時加入冰糖適量。 
  5.酥蜜粥  取酥油15~30g,蜜糖15g,大米50g,將大米煮沸後,加入酥油和蜜糖,文火熬成稀粥,以間日食之為佳。     
 
  六、老年便秘者用藥注意 
  1.長期使用某一種瀉藥,可産生對其的依賴,使直腸黏膜的應激性降低,一旦停藥正常排便功能難以恢復。因此,使用這種藥時最好通便後即停,或與其他通便藥交替使用。 
  2.忌服有刺激性的瀉藥,如大黃、芒硝、蓖麻油等。因為這類藥在小腸部位即起導瀉作用,多用可引起腹瀉、失水、失鉀,導致代謝紊亂。 
  番瀉葉也屬於這類瀉下藥,不適合老年便秘患者長期服用。如果服用時間過長或劑量過大,可引起腸道炎症性充血和蠕動增加,産生腹痛、腹瀉,體內的水分隨糞便排出體外,使體內水分不足,導致皮膚乾燥發癢,由於腸道水分急劇下降,腸內乾燥少液,反而加重便秘。 
  3.應謹慎使用能抑制胃腸道蠕動的鎮靜劑、抗膽鹼藥(如阿托品、顛茄、山莨菪堿、普魯本辛等)和有收斂作用的含鋁製劑、鈣製劑、可待因等藥物,因為服用這些藥物後可能誘發或加重便秘。 
 
來源:中國中醫藥報/常怡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