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保健
|

|
本區公告
|
|
|
|
|
首頁 > 醫藥保健 > 醫藥答問 > 感冒防治 > 感冒防治中醫篇
脾腎陽虛感冒有哪些常用中成藥?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所屬地區:台灣

脾腎陰虛感冒常用中成藥有:
(1)蘇葉防風煎湯送服人參鹿茸丸
人參鹿茸丸是培補脾腎、溫陽益氣、填精益髓的成藥。方中人參、黃耆、鹿茸、巴戟天溫補脾腎為君藥;冬蟲夏草、補骨脂、五味子、菟絲子、龍眼肉、當歸、杜仲、茯苓溫腎納氣,健脾養血為臣;另有牛膝引諸藥偏走下焦,並能強健筋骨,香附行氣解郁,黃柏苦寒堅陰,抑制諸藥過於溫燥,共為佐使藥。本方適應證為:神疲困倦,形寒肢冷,腰膝酸軟,陽萎遺精,子宮寒冷,舌淡苔白,脈象虛弱等。用蘇葉、防風煎湯送服,可使風寒得解,脾腎得補,虛寒得溫,起到表裡雙解的作用。
(2)蘇葉防風煎湯送服建參片
建參片具有溫腎暖脾,益氣活血的功效。方中附子溫腎,幹薑暖脾,黨參、炙甘草補氣,川芎、桂枝溫通血脈。原方治療因脾腎陽虛,氣虛血癌所致的心律失常。凡有此疾而感受風寒者,用蘇葉、防風煎湯送服,既可緩解心律失常宿疾,又可外解風寒卒疾,可謂一舉兩得。
(3)荊芥防風煎湯送服桂附理中丸
桂附理中丸是溫補脾腎之陽、散寒止痛的名方。方中附子、肉桂溫腎陽,炮乾薑、炒白朮溫脾陽,黨參、炙甘草補益中氣,中陽得溫,斡旋四旁。凡脾腎陽虛見腹痛泄瀉、四肢厥冷、畏寒路臥者,為首選之品。此類病人易患感冒,誤用辛涼解表藥必引邪入內。選用辛溫解表之荊芥、防風,煎湯徐徐服下,並服適量桂附理中丸,使通體皆溫,風寒外解,脾腎之陽亦得到一定溫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