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保健
|

|
本區公告
|
|
|
|
|
首頁 > 醫藥保健 > 醫藥答問 > 性學園地 > 性病防治
中醫對淋病是怎樣認識的?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所屬地區:台灣

淋病,中醫又稱為白濁、下淋。白濁意為尿道有白色分泌物;下淋意為小便淋瀝。外文Conorroea原於希臘文,意為溢精,中外名詞的意義基本相同。在我國,古代醫學書籍對淋病早有記述。隋代著名醫學家巢元方所著的《諸病源候論》一書中《諸淋候》條下,曾記有石淋、氣淋、膏淋、勞淋、熱淋、血淋、寒淋等,在其他中醫書籍中還有多種淋病名稱。
中醫所謂淋病,範圍廣泛,包括多種泌尿系統疾病,與現代醫學所指淋病不盡相符。其中膏淋意為尿道分泌一種粘稠分泌物如膏狀物,與急性淋病相當,勞淋意為勞累後尿道內出現分泌物,可能與急性淋病在勞累時復發類似。石淋則可能與尿路結石相當。中醫認爲淋病主要則由於濕熱內蘊,精化感毒,濕熱毒邪下注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