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醫藥信息

線上展覽

商務特區 市場行情 中醫智庫 醫藥保健 線上教學 入口網站 專家論壇
 
 
 您好  網站導覽 客戶服務 討論園地 企業福利網 文章搜尋
 

醫藥保健

本區公告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醫藥保健 > 醫藥答問 > 中醫刮痧療法

驚悸如何刮痧治療?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所屬地區:台灣


  驚悸,又稱心悸、怔忡,是以心中悸動、胸悶心慌、善驚易怒為主症。本症常見於部分心律失常、心臟神經官能症、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肺源性心臟病以及甲狀腺功能亢進、貧血等。

  引起驚悸的病因:
(1)平時心氣怯弱或久病心血不足,或遇險臨危,受到驚嚇,則 “心無所依,神無所歸”,心神不寧所致。
(2)飲食傷脾、濕盛生痰、思慮煩勞、氣鬱化火,以致痰火內動,心氣不寧,遂成驚悸。
(3)久患痹證,風寒濕熱之邪於心,心脈痹阻,氣滯血瘀而成怔忡,甚則損及心陽,出現衰竭危象。

  驚悸的主要臨床表現是:
  自覺心跳、時作時息,並有善驚易怒、坐臥不安、多夢易醒等。若心血不足者,兼見面色蒼白,頭暈目眩,舌質淡紅,脈細弱或結代;若痰火內動者,兼見煩躁不寧,胸悶,咳嗽,咯痰黃稠,恍惚多夢,小便黃,大便不爽,舌苔黃膩,脈滑數;若心脈痺理,氣滯血瘀者,則兼見陣發性胸痛,面色黃瘦,唇舌青紫,脈細澀或結代,甚則心陽不振,怔仲不止,形寒肢冷,咳喘不能平臥,冷汗,浮腫,脈微欲絕。

  驚悸的刮痧治療方法:
(1)刮手厥陰心包經:由胸前天池穴處沿上肢前側經天泉、曲澤、郤門、內關等穴,刮至手心勞官穴處(見圖1示);刮手少陰心經:由通里穴刮至神門穴處(見圖1示)。
(2)刮足太陽膀胱經:由背部大杼穴處沿脊柱兩側向下,經肺俞、厥陰俞、心俞、膈俞、脾俞等穴,刮至腎俞穴處(見圖2示);刮任脈:由胸部膻中穴處沿前正中線向下,刮至巨闕穴處(見圖1示)。

  隨症加減:心血不足者加刮足三里穴處(見圖1示);痰火內動者,加刮足陽明胃經之豐隆穴處(見圖1示),刮手太陰肺經之尺澤穴(見圖1示);心脈痹阻,氣滯血瘀者,加刮足太陰脾經:由血海穴處沿下肢內側,經陰陵泉、地機等穴,刮至三陰交穴處(見圖3示),刮任脈之關元、氣海穴處(見圖1示);頭暈、目眩者,加刮頭頂部百會穴處(見圖2示)。 

  注意事項:
(1)驚悸可發生於多種疾病,因此,刮痧治療前須明確診斷,並根據病因,配合針灸、中西藥物對症治療。
(2)治療期間應保持情緒穩定,忌煙和酒。



上一則 | 下一則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亞太中醫藥網版權所有‧歡迎接洽轉載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