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醫藥信息

線上展覽

商務特區 市場行情 中醫智庫 醫藥保健 線上教學 入口網站 專家論壇
 
 
 您好  網站導覽 客戶服務 討論園地 企業福利網 文章搜尋
 

醫藥保健

本區公告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醫藥保健 > 生活百科 > 氣功養生

冬季養生法


資料來源:張景岳工作室   所屬地區:台灣


冬季養生法
冬季是從立冬日開始,經過小雪、大雪、冬至、大寒,到立春的前一天為止。冬三月草木凋零、凍凍蟲伏,是自然界萬物閉藏內陽氣的潛藏,以斂陰護陽為根本。由於陽氣的閉藏,人體新陳代謝能力相應較低,因而要依靠生命的動力"腎"來發揮作用,以保證生命活動適應自然界變化。中國醫學認為,人體能量和熱量的總來源在於腎,就是人們常說的"火力"。"火力"旺,反映腎臟機能強,生命力也強,反之,生命力則弱。冬季時節,腎臟機能正常,則可調節機體適應嚴冬的變化,否則,即會使新陳代謝失調而發病。

  那麼,又怎樣才能保證腎氣旺,即火力旺呢?關鍵性的一點,是要防止冬季嚴寒氣候的侵襲。中國醫學把能使人致病的寒冷氣候,稱之為寒邪,寒邪是以空氣溫度較低或氣溫驟降為特點的。寒為冬季之生氣,即主要見於冬天,但其他季節並不是沒有。在平時,如汗出當風、淋雨涉水、多嗜生冷及從事某些特殊工種者(如冷凍廠工人等),亦常會感覺寒邪而罹患寒病。

  中醫認識,寒為陰邪,常傷人陽氣。何謂陽氣?《黃帝內經》裏解釋說,陽氣就好像畫龍點睛的太陽,給大自然以光明和溫暖,如果失去了它,萬物便不得生存。人體若沒有陽氣,體內就失去了新陳代謝的活力,不能供給能量和熱量,這樣,生命就要停止。一些年老體弱的人,在冬季往往容易感覺手足不溫,畏寒喜暖,這種情況,人們常稱之為"火力不足",即中國醫學所說的"陽氣虛"。

  人身之陽氣盛衰,往往標誌著人體生理功能活躍的程度,但威脅人體陽氣的莫過於寒邪。寒邪傷陽後,人體陽氣虛弱,體內生理機能受到抑制,就會產生一派寒象,常見的情況有:

惡寒:即怕冷,這是由於寒邪外來肌表後,體內陽氣之一的衛氣與外寒相傳,而見腠理閉塞,致使衛氣受到遏制而不得宣泄,就產生惡寒。在惡寒的同時,亦可見到發熱的症狀,這是衛氣鬱結的緣故。

脘腹冷痛:這是外來寒邪經體表侵襲後,直入腸胃所致。寒邪損傷了人體脾胃的陽氣,故胃脘部疼痛,同時,還會出現嘔吐清水,下利清穀,甚至四肢厥冷等症狀。

脈象異常:寒邪襲人所致脈象異常,主要是脈緊、脈遲、脈沈,原因是寒邪侵入經脈後,影響了脈內的氣血運行。寒邪留在人體後,還會發生人體肌肉、皮膚、筋脈拘攀之象。

疼痛:這是寒邪侵襲人體後最常見的症狀之一,如寒邪侵襲肝經脈,阻礙肝經氣血運行,引起氣血凝滯,則見睾丸腫脹疼痛,即人們所說的"寒疝"病;若寒邪客於四肢,則形成痛痹症,西醫所說的風濕性關節炎即屬此類。《黃帝內經》中在探討疼痛病的機理時,會明確指出:"血虛則痛",但血虛的形成原因很多,重要的一點就是寒邪入侵血脈後,造成血流不暢,由於血流不暢,血液的供應發生障礙,故產生疼痛。

  總之,寒邪傷人後所出現的辯症論治是很多的,這裏就不一一例舉了。此外,寒邪傷人在臨床症狀上還有一個特點,即排出物、分泌物往往清澈冷,如鼻流清涕、咳吐清痰、嘔吐清水、小便清長、下列清穀等。倘若外感寒邪後,鬱久不解,則這些分泌物將轉清為黃為赤,此已屬由寒化熱的象徵了。

  透過上面的論述,不難看出,冬季養生很重要的一點是養腎防寒。



上一則 | 下一則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亞太中醫藥網版權所有‧歡迎接洽轉載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