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醫藥信息

線上展覽

商務特區 市場行情 中醫智庫 醫藥保健 線上教學 入口網站 專家論壇
 
 
 您好  網站導覽 客戶服務 討論園地 企業福利網 文章搜尋
 

醫藥保健

本區公告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醫藥保健 > 醫藥答問 > 家庭安全用藥

解熱鎮痛藥的用藥原則是什麼?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解熱鎮痛藥是臨床最常用的藥物,其應用時應注意的原則如下:

(1)退熱指徵
1.發熱超過39℃以上,特別是小兒有高熱驚厥或昏迷患者。須同時採用物理降溫。
2.持續發熱已危害心肺功能,或對高熱不能耐受者。
3.伴有頭痛、失眠、肌肉酸痛等的發熱,儘管在39℃以下,可予以阿司匹林、撲熱息痛。傷寒、結核病、癌性發熱、變應性敗血症等,可選用消炎痛、保泰松等。

(2)退熱注意事項
1.中暑高熱不宜用解熱藥,用物理降溫更為合理及安全。選小劑量氯丙嗪比解熱藥好。
2.對低熱的療效不顯著,並可掩蓋病情,不宜用。
3.診斷未明前不宜應用解熱藥,以免掩蓋病情。
4.年老體弱、幼兒及體溫在40℃以上的病人,宜選用小劑量、作用較緩和的藥物,如阿司匹林、撲熱息痛、APC等。中藥柴胡注射液退熱溫和安全,為上選。
5.用藥後要觀察有無大汗淋漓、極度虛弱和血壓下降等虛脫表現。按具體情況,適當補液、保溫及升壓。
6.應用退熱藥同時需進行病因治療。
7.不要久用,以免掩蓋病情;安乃近不宜與氯丙嗪合用,以免退熱過強。

(3)用藥前應詢問服藥史和病史
1.對某些藥物曾發生過敏反應或白細胞減少的患者,不宜再次使用。
2.胃痛、胃炎、胃潰瘍病出血患者,不宜服用阿司匹林、水楊酸鈉、消炎痛等,滅酸類、炎痛喜康、布洛芬也應慎用。如病情需要,可伴服制酸藥或飯後服。隱血試驗持續陽性者應停藥。
3.白細胞減少、貧血患者不宜用安乃近、保泰松、羥基保泰松及氨基比林;哮喘患者不宜用阿司匹林;孕婦和有嚴重肝、腎功能損害者,應慎用或忌用解熱鎮痛藥。
4.用於鎮痛應小量多次,大劑量只能延長鎮痛時間,不增加鎮痛效果,而增加不良反應。應首選毒性低的APC、阿司匹林、撲熱息痛等。



上一則 | 下一則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亞太中醫藥網版權所有‧歡迎接洽轉載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