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醫藥信息

線上展覽

商務特區 市場行情 中醫智庫 醫藥保健 線上教學 入口網站 專家論壇
 
 
 您好  網站導覽 客戶服務 討論園地 企業福利網 文章搜尋
 

醫藥保健

本區公告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醫藥保健 > 認識中醫 > 學術理論

中 醫 治 療 方 法


資料來源:張景岳工作室   所屬地區:台灣


  中醫治療疾病的具體方法種類繁多,內容豐富,且各具特色。這裏,我們根據中國國家標準《中醫臨床診療術語》的療法分類,選擇一部分常用的中醫治療方法,做一簡單介紹。

一、藥物療法
  指通過口服藥物,經由消化器官吸收,以達到扶正祛邪、調節機體氣血陰陽,使機體康復的治法。常用的治療方法有汗、吐、下、和、溫、清、補、消八法。口服藥物的劑型有湯劑、丸劑、散劑膏劑、丹劑、酒劑、片劑、糖漿、茶劑、沖劑等不同劑型。本法是在臨床各科應用範圍最廣的治療方法。

二、針灸療法
  用針刺、艾灸的方法在人體經絡及經外腧穴施以一定的手法,以通調營衛氣血、調整經絡、臟腑功能而治療相關疾病。針刺又可分為體針、頭針、面針、眼針、耳針、足針、溫針、火針、三稜針、梅花針等多種針法;灸法可分為艾條灸、麥粒灸、疤痕灸、隔薑灸、隔蒜灸、藥餅灸等。針灸療法的應用範圍極其廣泛。


三、推拿療法
  通過在人體體表一定的部位施以各種手法,或配合某些特定的肢體活動,以防治疾病的方法。可應用於各科的治療,對骨傷科疾患、小兒疾患及各種疼痛性疾病更為適宜。

四、外治療法
1.藥(熱)熨療法
  將藥物(如藥袋、藥餅、藥膏及藥酒)經加熱後置於體表特定部位,促使肌理疏鬆、經脈調和、氣血流暢,多用於寒濕、氣血瘀滯、虛寒證候的治療的一種外治療法。
2.敷貼療法
  將藥物調成糊狀,敷於體表的特定部位,以防治疾病的方法。常用於頭痛、嘔瀉、自汗盜汗、脫肛、眩暈、面癱、風濕痹病、瘡癰癬疹、扭挫傷、口腔爛、燙傷等。
3.敷臍療法
  將藥物敷置於臍眼或臍部,常用於眩暈、盜汗、便秘、尿閉、遺精、陽痿、陰挺、痛經等病症的一種外治法。
4.熏洗療法
  利用藥物煎湯的熱蒸汽熏蒸患處,並用溫熱藥液淋洗局部的外治法。常用於風寒感冒、風濕痹痛、濕疹、癬疥、肛門病、陰癢、眼疾、跌打損傷等病症。

5.腐蝕療法
  選用具有腐蝕作用的藥物,敷塗患處,以蝕去惡肉,促使新肉長出的外治法。主要用於體表瘡瘍、癌瘤、流痰等。
6.放血療法
  用針具或刀具刺破或割破人體特定的穴位或一定的部位,放出少量血液,適用於高熱、神昏、中暑、感冒、各種疼痛、風眩、急驚風、中毒、毒蛇咬傷等病症的一種外治法。
7.刮痧療法
  用邊緣光滑的嫩竹板、瓷器片、小湯匙、銅錢、硬幣、紐扣等工具,蘸油或清水在體表部位進行反復刮動,用以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主要用於“痧症”及中暑、感冒、喉痛、腹痛、嘔瀉、頭昏腦脹等病症。
8.含漱療法
  將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類的藥液含漱於口中,以清潔患部,治療口腔、咽喉部疾病的一種方法。適用於喉痹、乳蛾、牙痛、口糜、口瘡等病症。
9.噙化療法
  將丸劑或片劑藥物噙在口中含化,用以治療疾病的方法,使用於口腔、咽喉疾病及胸痹心痛、厥心痛等病。

10.噴霧療法
  將藥物的溶液或極細粉末經噴霧器或霧化器等形成藥物蒸汽、霧粒或氣溶膠,供呼吸道吸入或局部噴灑,以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其所用藥物應據病情不同而配製。常用於治療鼻部疾患及厥心痛、昏厥、肺脹、久咳等病症。
11.煙熏療法
  利用藥物燃燒後的煙氣來防治疾病的一種方法。可用於急救、肛腸疾病、口耳鼻疾病或作為殺蟲避穢、預防疾病之用。
12.灌腸療法
  以藥液或摻入散劑灌腸,以瀉毒、化瘀、理氣等,適用於腎絕、腸痹、肛門病變等的一種治療方法。
13.藥栓(坐藥)療法
  將藥物研成粉末,加入適量的賦形劑製成長圓形固體劑型,通過插入肛門或陰道而給藥,以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多用於治療肛門與腸道疾患、陰道與子宮疾患。
14.藥線療法
  用桑皮紙、絲綿紙或拷貝紙蘸藥或內裹藥物後,插入病變部位,用以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主要用於癰疽瘡瘍、流痰、癌瘤等的治療。

15.結紮療法
  用“線”結紮或纏紮,使病變部位經絡阻塞,氣血不腸,漸至脫落壞死,再經創面組織的修復,而達到治療目的的一種方法。適用於痔核、息肉、贅瘤、贅疣、毒蛇咬傷、脫疽等。
16.整複療法
  通過手法或以手法為主,並借助器械,使移位的筋骨恢復其原來的位置,以治療筋骨損傷的一種方法。本法分診斷與治療兩個部分,即首先通過觸摸傷處及X線診斷筋骨損傷的部位與程度,然後運用手法使其重定。適用於骨折、脫位和傷筋。
17.夾板固定療法
  用紮帶或繃帶把木版、竹板或塑膠製成的夾板固定在骨折已經重定的肢體上,以促進骨折癒合的一種方法。使用於各類骨折。


五、飲食療法
  應用具有藥理作用的食物,或用藥物和食物一起烹製成食品,用以防治疾病的方法。可細分為食療、藥膳、藥飯、藥粥、藥酒、藥茶等。


六、意療法
  根據中醫學的形神理論和情志學說,通過語言開導、自我暗示或他人暗示、音樂歌舞等手段調節精神情志,以起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上一則 | 下一則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亞太中醫藥網版權所有‧歡迎接洽轉載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