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醫藥信息

線上展覽

商務特區 市場行情 中醫智庫 醫藥保健 線上教學 入口網站 專家論壇
 
 
 您好  網站導覽 客戶服務 討論園地 企業福利網 文章搜尋
 

醫藥保健

本區公告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醫藥保健 > 醫藥答問 > 感冒防治 > 感冒防治中醫篇

腎陽虛感冒的治法與主治方劑是什麼?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所屬地區:台灣


  腎陽虛感冒的治則為溫腎助陽解表。

  主治方劑選用如下:

(1)麻黃細辛附子湯
  本方為感冒之腎陽虛證的代表方劑,即少陰兼表證的主方。方中麻黃發汗解表,辛散在表之風寒;附子溫經助陽,鼓邪外出。麻黃得附子,雖發越陽氣而無泄陽之弊。細辛為少陰腎經的表藥,可通徹表裡,入絡入髓,在表可以發散風寒,助麻黃解表;在裡可以鼓動陽氣,助附子溫經。三藥配伍,共建溫腎助陽解表之功。

(2)桂枝加附子湯
  本方原為太陽病發汗後表陽虛漏汗不止而設,但證之臨床,對陽虛(包括衛陽虛、腎陽虛、心陽虛等)感冒也頗有效驗。方由桂枝湯加附子而成。桂枝湯調和營衛以解外,增入附子溫經扶陽以固表。對於太陽病大汗而致表陽虛可以扶陽固表,對於非因大汗,而因腎陽虛招受風寒的感冒,則有溫腎助陽固表的作用。

(3)桂枝去芍藥加麻辛附子湯
  本方原載《金匱要略》,是治療水氣病的方藥。根據中醫“異病同治”的原理,將本方移治腎陽虛感冒也很合拍。方中麻黃細辛附子湯,溫發腎陽;余藥為桂枝去芍藥湯,力在振奮衛陽。兩方相合,溫陽祛寒,通徹表裡。原方後云“當汗出,如蟲行皮中,即癒”,是服藥以後,陽氣得助,複行周身,表裡之風寒自然解散。



上一則 | 下一則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亞太中醫藥網版權所有‧歡迎接洽轉載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