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紐約時報》報導,由於全球氣候變暖,缺水現象將遍及全世界。據世界氣象組織預測,到2050年全球在沿海近海地區的居民將有10億人面臨飲水危機,這包括中國的華南諸省,美國南加州一帶以及南地中海各國。目前世界各地約有30餘座大型海水淡化工程正在興建或在計劃興建之中。
海水淡化由於原料(海水)取之不盡,產品(淡化水)用途無限,成本低、建造週期短,效益顯著,因而正在成為一門前景樂觀的新興工業。中東是個缺水地區。近幾十年來波斯灣一些富有國家無不通過興建大量海水淡化廠來解決飲用水問題,如科威特早在1957年就興建了第一座海水淡化廠。截止1990年,海灣國家共建有15000座大小不一的海水淡化廠,比世界其他各地之和還要多。據鹽水轉化公司最近稱,沙特在未來20年內將投資500億美元興建新廠。以色列同樣缺水,同時以色列又有著先進的海水淡化技術及設備,然而由於經濟及政治原因,政府並未大搞海水淡化去解決本國的水荒。今年乾渴的以色列又遭遇旱魔:水庫、地下蓄水層水位大降;境內最大的淡水湖加利利海已降到創紀錄的最低點,政府不得不考慮從土耳其緊急買水以解燃眉之急。
為了解決水的問題,以色列也要向大海要水了。現在以政府已招標先在特拉維夫以南的海港城市阿什克倫興建一座日產淡水3600萬加侖的海水淡化廠,數月後擬在阿什克倫北部的阿什杜德興建一座更大的日產4700萬加侖的海水淡化廠,這將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海水淡化廠。從目前的供水量推算,專家認為如果今後每10年遇一個乾旱年,將導致以色列至少日缺水3億加侖。這兩大水廠的建成,不僅能緩和缺水狀況,還可避免因該地區地下水下降而與鄰國爭水引發的國際糾紛。
以色列的IDE海水淡化技術公司技術先進,經驗豐富,該公司30年來已為世界各國建造了300多座海水淡化工程。去年還為塞普魯斯建起了一座日產淡水1600萬加侖的水廠,只用了14個月就建成了,因此該公司是熱門競標者之一。它棄用通常的加熱蒸餾法而採用合成隔膜來過濾鹽分,這是一種改進型的逆滲透脫鹽法,採用這種方法能節電一半以上。目前世界上採用此法的水廠的數目正以每年10倍的速度上升。隨著海水淡化技術的創新和同業競爭,淡化水的價格已大大下降,在以色列已由10年前的每千加侖6美元降到了如今的2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