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保健
|

|
本區公告
|
|
|
|
|
首頁 > 醫藥保健 > 醫藥答問 > 腹瀉防治
如何治療腸結核引起的腹瀉?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對於腸結核引起的腹瀉症狀,首先應治療腸結核,按照早期、聯合和按計劃適量全程用藥原則。主要的治療方法有:
(1)營養與休息 加強營養治療措施,改善營養不良症狀,增加機體免疫力是治療結核感染的基礎。除完全性腸梗阻外,一般應儘量進食易消化、高熱量、高蛋白和富含多種維生素的食物。不能進食者可以給予靜脈高營養(10%~15%葡萄糖液十5%複方氨基酸十10%~20%脂肪乳和胰島素等),以補充足夠的能量物質、水、電解質和多種維生素。伴有低蛋白血症或中度以上貧血時,應適當補充血漿、人血白蛋白和新鮮血。有活動性病變時,應臥床休息,以減少消耗。
(2)抗結核藥物治療 由於抗結核藥物的毒性較大,目前提倡短療程法。據報導,6~10個月的短療程法與12個月長療程法比較,在療效和復發率方面無顯著性差異。其方法如下:方案一、雷米封(異煙肼)300mg/日,晨起頓服;利福平450mg/日(或利福啶150mg/日),晨起頓服;乙胺丁醇250mg/次,口服3次/日;連續治療2個月,以後服用前兩者7個月。方案二、前2個月用雷米封和利福平,同時給予鏈黴素0.75g/次,肌肉注射,1次/日,後7個月僅用前二者。
(3)對症治療 腹瀉次數一般為每日4次以下者,無須使用收斂藥,腹瀉次數過多,可適當選用收斂藥物如思密達3g/次,口服3次/日;次碳酸鉍l~2g/次,口服3次/日;活性炭l~3g/次,口服3次/日;或複方苯乙呱啶l~2片,口服2—3次/日;腹痛者可給予抗膽鹼能藥物如顛茄片、阿托品和山莨菪堿等。
(4)外科手術 治療對於增生性腫瘤樣病變、腸穿孔、完全性或不完全性腸梗阻須行外科手術,行階段性腸切除或病變段切除術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