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醫藥信息

線上展覽

商務特區 市場行情 中醫智庫 醫藥保健 線上教學 入口網站 專家論壇
 
 
 您好  網站導覽 客戶服務 討論園地 企業福利網 文章搜尋
 

醫藥保健

本區公告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醫藥保健 > 醫藥答問 > 感冒防治 > 感冒防治中醫篇

三陽合併感冒的辯證論治要點是什麼?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所屬地區:台灣


  三陽合病症屬於邪亢正盛、邪正劇爭的症候。由於熱盛,容易引動肝風,發生痙厥或神昏,故小兒較為常見。治療時可加鉤藤、蟬蛻等涼肝熄風藥,或加紫雪丹清心開竅兼熄風。若痰涎蠻盛,可隨症加入膽星、天竺黃、竹瀝或猴棗等化痰通絡。若熱邪化火,火毒熏灼經脈,發生局部紅腫熱痛,可酌情加入板藍根、大青葉、蒲公英、地丁,甚或加入牛黃等清熱解毒藥。

  瘟疫因疫毒充斥內外,亦有三陽症狀同時並見者,可用三消飲治療。感冒見三陽合病症,也可選用三消飲。但瘟疫的病勢兇猛,病情危篤,易引起流行。因此,臨症時必須注意區別,以便及時發現,及早治療。

  三陽合病症,表裡邪熱熾盛,病情較重,容易發生變症。治療應根據具體條件,採取多種方法綜合治療。大熱退後,陰傷未復,見口乾、舌苔薄乾者,可用五汁飲或其他首淡、清涼之劑,生津養陰。若脾胃虛弱,口淡乏味,食少便溏,可用參苓白朮散或香砂六君子湯加減,調理脾胃,配合飲食療法善其後。



上一則 | 下一則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亞太中醫藥網版權所有‧歡迎接洽轉載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