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保健
|

|
本區公告
|
|
|
|
|
首頁 > 醫藥保健 > 醫藥答問 > 腹瀉防治
如何治療假性腸梗阻?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1)一般治療 急性發病或慢性假性腸梗阻急性期需臥床休息,伴有明顯腸梗阻對應禁飲食,給予持續胃腸減壓。糾正脫水及電解質失衡。緩解期和輕型者活動無明顯影響,一般可以給予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維生素、無刺激性、易於消化的高熱量飲食。
(2)全身支援患者有吸收不良症狀者,如出現腹瀉、營養不良、貧血、多種維生素缺乏症和低蛋白血症時,應加強全身支援。若伴有腸梗阻或長期不能進食者,需給予腸外高營養(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TPN),補充人體必須的營養物質,如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多種水溶性或脂溶性維生素和電解質。必要時補充人血白蛋白、血漿或鮮血。
(3)抗生素應用 腸道細菌過度生長(bacterial overgrowth)是本病腹瀉發生的主要病因,絕大多數為厭氧菌感染。應選用腸道厭氧菌敏感的抗生素,如滅滴靈、氯黴素、紅黴素和氨基糖甙類抗生素等。
(4)胃腸動力藥對於腹脹、便秘明顯者,可給予膽鹼酯酶抑制劑新斯的明15—30mg/次,口服2—3次/日;中樞多巴胺受體阻滯劑胃複安10—20mg/次,口服或肌注,2—3次/日;外周多巴胺受體阻滯劑多潘立酮(嗎丁啉)10—20mg/次,口服2—3次/日,或10mg/次,肌注1—2次/日;胃腸道肌間神經叢刺激劑(刺激乙酰膽鹼釋放作用)西沙比利5—20mg/次,口服2—3次/日。
(5)對症處理
1.嘔吐劇烈者可舒必利25mg/次,肌注或靜注,2—3次/日;甲氧氯普胺(滅吐靈)20—40mg/次,口服或肌注2—3次/日。
2.腹瀉者除了應用抗生素外,應給予較弱的收斂藥,如活性炭、思密達、鞣酸蛋白、次碳酸鈕。
3.腹痛者用硝苯吡啶10mg/日,2—3次口服;或山莨菪堿10mg/次,口服或肌注,2—3次/日。此藥可以減慢腸蠕動,加重梗阻,若有腹脹症狀應慎用。
(6)活菌製劑治療 反復腸道感染者,可服用乳酶生(活乳酸桿菌幹製劑)0.3—1g/次,口服3—4次/日;整腸生(地衣芽孢桿菌)500mg/次,口服3次/日;培菲康(雙歧桿菌、嗜酸性乳桿菌和糞鏈球菌)2—3粒/次,3次/日;麗珠腸樂(雙歧桿菌)1—2億活菌/次,口服2—3次/日;米雅BM(酪酸菌)20—40mg/次,2—3次/日。可以選擇以上兩種以上活菌製劑合用,同時加用培植生長物質,如乳糖、蜂蜜、麥乳精(麥芽糖)等扶植大腸桿菌;服用野芝麻四糖、棉子糖、半乳糖和果糖,扶植雙歧桿菌生長;服用乳酸菌素扶植乳酸桿菌生長。
(7)外科手術治療 目前國內報道的慢性假性腸梗阻病例手術很少。據國內外目前文獻報道,對於階段性病變如巨十二指腸、巨結腸可行階段切除術。病變廣泛者,胃腸外營養治療只能改善營養狀況,不能改善患者腹脹、腹痛症狀,有人認為使用次全腸切除術,並需要終生胃腸外營養治療。Mughal等(Gut,1988)認為,慢性假性腸梗阻後期,手術切除無功能腸斷是治療患者腹脹、腹痛的惟一有效的方法。對於藥物治療無效者,也可考慮行胃腸造瘦術或短路術,以減輕接受胃腸外營養治療患者腹脹、腹痛症狀。
(8)其他治療 進展及展望新近研究表明,腸道電起搏器和小腸移植有可能應用於本病的治療。目前正處於實驗研究階段,條件還不成熟,尚未應用於臨床。這些治療方法可能是下一世紀治療慢性假性腸梗阻的有效方法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