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保健
|

|
本區公告
|
|
|
|
|
首頁 > 醫藥保健 > 醫藥答問 > 腹瀉防治
如何治療血管活性腸肽瘤和類癌引起的腹瀉?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胃腸道及腸外惡性腫瘤中,某些惡性腫瘤如血管活性腸肽瘤(VIP瘤)和類癌可以引起腹瀉症狀,其治療及其預後相差很大。目前,從治療方法上可以分為:手術和非手術治療兩類。
(1)手術治療是根除此類腫瘤的主要方法,影響手術的成敗因素很多。首先取決於醫生對此類腫瘤的特點的認識,如內分泌腫瘤的臨床和病理特性1自然病史及預後的判斷。其次是醫生對腫瘤診斷的準確性,如生化診斷、定位診斷和病期診斷等。它既取決於患者就診的時機,也取決於醫生及醫院的醫療條件、治療經驗、術前診斷和術中探查結果,以及最後手術情況。內分泌腫瘤手術的效果如何,除了上述因素外,還與腫瘤生長部位、良惡性程度及其轉移與否直接相關。手術方法一般有原發竈切除術、轉移竈切除術和腹部探查手術。
(2)非手術治療
1.生長抑素(somatostatin)的應用:生長抑素是一種具有廣泛抑制作用的胃腸道激素,能抑制胃腸道多種激素的斂泌,因而對於內分泌腫瘤引起的腹瀉具有一定的治療作用。天然生長抑素半衰期、短,僅有2—3分鐘,人工合成的8肽生長抑素(如善得定)半衰期長達100分鐘,約有83%的VIP瘤患者腹瀉症狀可以緩解。
2.化學治療(chemotherapy):
目前在治療胃腸道內分泌腫瘤中,應用的化療藥物雖然很多,但療效最好的方案是鏈佐黴素十5—氟尿嘧啶(5—FU)十阿黴素。鏈佐黴素的常用劑量為500mg/m2,每個療程第1—5日用,每6周為一個療程;5—FU用量為400mg/m2,每個療程第l--5日用,每6周為一個療程;阿黴素用量為50mg/m2,每療程用兩次(第l、3周首日各用1次),每6周為一個療程。
(3)介入放射治療:通過腹腔動脈超選擇性插管,將鏈佐黴素十5—氟尿嘧啶十阿黴素等化療藥物注人供給腫瘤血液的動脈,從而控制腫瘤生長,合併有肝內轉移時,可同時進行栓塞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