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保健
|

|
本區公告
|
|
|
|
|
首頁 > 醫藥保健 > 醫藥答問 > 感冒防治 > 感冒防治中醫篇
溫燥感冒的治法及主治方劑有哪些?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所屬地區:台灣

溫燥證宜治以辛涼甘潤,透表泄熱,清肺潤燥。
其主治方劑選用如下:
(1)清燥救肺湯 方中霜桑葉柔潤輕宣肺燥,石膏直清肺臟燥熱,兩藥合用,清瀉肺胃燥熱,以撤致病之源,為君藥;阿膠、麥冬、胡麻仁潤肺增液為臣藥;人參益氣生津,杏仁、杷葉瀉肺潤燥,共為佐藥;甘草為使,調和諸藥。上藥相伍,使外襲之燥得除,內傷之液得潤,肺氣清肅,諸證自解。
(2)桑杏湯 秋感煤氣,初起必在肺衛,故清宣肺衛,當為治法之准。方中桑葉輕宣燥熱,杏仁宣利肺氣,共為君藥;淡豆豉助桑葉輕宣解表,沙參、梨皮生津潤肺,同為臣藥;桅子皮清泄肺熱,象貝母止咳化痰,為佐使藥。諸藥合用,有清宣燥熱、涼肺潤肺之功效。
(3)沙參麥冬湯 燥傷肺胃陰分,或熱或咳,當予甘寒救陰。方中沙參、麥冬滋養肺胃之陰為君;玉竹、花粉、冬桑葉潤燥宣泄為臣;生扁豆養胃健脾為佐;甘草甘潤瀉火力使。諸藥配伍,有清養肺胃、生津潤燥、宣泄燥熱的功效。
(4)翹荷湯 燥氣化火,清竅不利,當從輕宣涼散,以辛涼藥為治。方中連翹、薄荷辛涼(寒)宣散燥熱為君藥;黑桅皮、綠豆皮涼潤並導熱下降為臣藥;甘草、桔梗甘潤利喉為佐使藥。全方具有清散上焦燥熱之功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