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醫藥信息

線上展覽

商務特區 市場行情 中醫智庫 醫藥保健 線上教學 入口網站 專家論壇
 
 
 您好  網站導覽 客戶服務 討論園地 企業福利網 文章搜尋
 

醫藥保健

本區公告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醫藥保健 > 醫藥答問 > 便秘防治

中醫怎樣辨證論治心肌梗塞病人便秘?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所屬地區:台灣


  心肌梗塞病人發生便秘,多見於急性期及亞急性期,即早期和中期,因為這時病人病情多危重,需臥床休息治療,活動明顯減少,而且飲食也受限制等。這個時期最根本的治療原則是防止梗塞範圍的擴大,維持心臟功能的有效的血液迴圈,以及鎮痛,吸氧,抗心律失常及治療心衰等。但此時病人若出現便秘,可加重病情,影響康復。因此可選用中醫辨證論治方法,配合治療,既可治療便秘又可改善病人全身症狀。

(1)氣陽兩虛,心脈痹阻證

  臨床表現:突然心前區劇烈疼痛,如刺如絞,胸悶氣短,心悸,汗出,倦怠乏力,大便乾燥,數日不解,或有噁心,嘔吐,口乾。舌質紅或暗紅,或有瘀點,舌苔薄少,甚或無苔,脈細數或細而結代。

  治則:為益氣養陰,活血通脈,潤腸通便。

  方藥用生脈散合炙甘草湯加減:人參10克,麥冬15~30克,五味子6克,生地15克,麻仁,桂枝,阿膠(烊化)各10克,生薑3片,大棗6化。水煎2次兌勻,早晚分服。若舌瘀斑,或暗紫者加丹參30克;人參最好或西洋參。其中生脈散(人參,麥冬,五味子)對冠心病,心肌梗塞有明顯療效;麥冬,生地,阿膠,麻仁滋陰,潤腸通便。

(2)心胃瘀熱,腑氣不通證

  臨床表現:心前區疼痛,發熱,噁心,嘔吐,食慾不振,便秘,腹脹。舌質紅,舌苔黃膩或厚膩,脈數或結或代。

  治則:清熱化瘀,潤腸通腑。

  方藥:瓜蔞半夏厚朴湯加味湯加味:全瓜蔞、丹參各30克,神曲15克,大黃6克(後下)。水煎2遍兌勻,早晚分服。服藥後病人大便通暢,食慾好轉,腹脹,腹痛減輕等,有助於心肌梗塞病人康復。



上一則 | 下一則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亞太中醫藥網版權所有‧歡迎接洽轉載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