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醫藥信息

線上展覽

商務特區 市場行情 中醫智庫 醫藥保健 線上教學 入口網站 專家論壇
 
 
 您好  網站導覽 客戶服務 討論園地 企業福利網 文章搜尋
 

醫藥保健

本區公告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醫藥保健 > 醫藥答問 > 腹瀉防治

如何治療結締組織病引起的腹瀉?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常見的能引起腹瀉的結締組織病包括:系統性紅斑狼瘡、硬皮病、白塞氏病、韋格內氏肉芽腫、變應性肉芽腫性脈管炎等疾病,出現腹瀉的原因可能是由於腸粘膜血管損傷、閉塞,動脈供血不足;靜脈回流受阻;粘膜缺血、炎症、潰瘍;腸道、肝臟或胰腺受累,導致消化、吸收障礙。在治療上主要針對病因及對症治療。

(1)病因治療如系統性紅斑狼瘡可給予強的松口服20~80mg/日,免疫抑制劑環磷酰胺和硫唑嘌吟1-4mg/kg/日等;硬皮病可應用血管擴張藥如參麥注射液、或丹參注射液、低分子右旋糖酐,結締組織形成抑制劑如青黴胺、秋水仙堿等;白塞氏病可給予強的松、腸溶性阿司匹林、複方丹參片等治療;韋格內氏肉芽腫可用強的松、硫唑嘌呤和環磷酸胺等;變應性肉芽腫性脈管炎可用強的松、硫唑嘌吟、低分子右旋糖酐及其他血管擴張藥。

(2)對症治療對於腹瀉的治療必須排除感染性因素後,可以給予收斂藥。既可以保護腸道粘膜,又起一定收斂作用。如鞣酸蛋白1~2g/次,口服3次/日;次碳酸鉍1~2g欣,口服3/次/日;思密達3g/次,口月3次/日;如苯乙呱啶是通過減慢腸蠕動而起止瀉作用的。5~10mg/次,口服2~3次/日;複方苯乙呱啶1~2片,口服2--3次/日。



上一則 | 下一則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亞太中醫藥網版權所有‧歡迎接洽轉載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