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醫藥信息

線上展覽

商務特區 市場行情 中醫智庫 醫藥保健 線上教學 入口網站 專家論壇
 
 
 您好  網站導覽 客戶服務 討論園地 企業福利網 文章搜尋
 

醫藥保健

本區公告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醫藥保健 > 醫藥答問 > 腹瀉防治

嬰幼兒腹瀉如何診斷?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1)診斷依據根據患兒的餵養史、發病季節、年齡、臨床表現、流行病學資料及病原學診斷。首先應分清是感染性或非感染性腹瀉,如果是感染性腹瀉,應針對不同病原進行必要的實驗室檢查,以明確病原學診斷。

(2)腹瀉的分期從患兒出現臨床症狀到就診來的時間稱之為病程。為了方便診斷,區別急緩、輕重和難易,根據病程的長短,將疾病進行分期。一般來說病程短,發病急,腹瀉症狀重,多數易於診斷。病程長,腹瀉次數雖然不像急性期那樣多,但病因複雜,診斷也就困難。
 A、急性腹瀉:病程連續在2周以內者。
 B、遷延性腹瀉:病程連續在2周至2月者。
 C、慢性腹瀉:病程連續在2月以上者。

(3)腹瀉的分型主要根據患兒的臨床表現,如症狀的輕重,醫生查體發現的體征情況,以及治療效果和患兒預後情況等。

 A、輕型腹瀉多數為非感染性腹瀉或繼發於腸外感染後,起病可急可緩,一般每日大便次數少於10次,大便呈黃色或黃綠色,糊狀或蛋花湯樣,可混有少量粘液,及未消化的奶瓣。患兒無發熱等全身中毒症狀,精神尚可,偶有噁心、嘔吐,多數無水、電解質紊亂。少數患兒噁心、嘔吐頻繁,或進食較少,可有輕、中度以下脫水。糞常規化驗可見大量的脂肪球。多數在數日內痊愈。

 B、重型腹瀉多數為感染性腹瀉。常急性起病,發病時症狀重,也可先輕後重。除了明顯較重的胃腸道症狀外,還有全身中毒症狀和中度以上的水、電解質紊亂症狀,部分患兒可有低容量;性休克、嚴重的心律紊亂、其他系統的合併症和全身衰竭表現。

(4)實驗室檢查臨床表現對診斷幫助很大,同樣實驗室檢查對於病因診斷、病情的判別和指導治療具有重要的意義。

 A、血、糞便常規檢查(routine examination)非感染性腹瀉或病毒感染腹瀉患兒血常規檢查一般正常;糞常規化驗:糞便性狀異常,如大便呈糊狀或蛋花湯樣,有較多未消化的奶瓣糞,鏡下檢查可見大量的脂肪球,或偶見白細胞。感染滲出性腹瀉患兒血常規檢查: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可升高;糞常規化驗:糞便性狀異常,如大便呈粘液便,可混有膿血。鏡下檢查可見大量白細胞或膿細胞。

 B、病原學(etiology)檢查A.糞便宜接塗片染色法(fece sdirect smearand Gram'sstaining)可以在數分鐘內大致估計腸道革蘭氏陽性桿菌(主要是雙歧桿菌)的比例狀況。正常健康兒占90%以上,比例小於10%時,患兒可能有嚴重的菌群比例失調。此法簡便易行,快速。



上一則 | 下一則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亞太中醫藥網版權所有‧歡迎接洽轉載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