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保健
|

|
本區公告
|
|
|
|
|
首頁 > 醫藥保健 > 生活百科 > 生活智慧
家庭芽菜培育法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所屬地區:台灣

芽菜係利用豆類、蘿蔔、蕹菜等之種子,以高密度軟化方式培育出來之幼苗,如綠豆芽、黃豆芽、豌豆芽、苜蓿芽、蘿蔔芽、蕹菜芽等。芽菜質地柔嫰,爽脆可口,適合生食或炒煮,為一大眾化之菜餚。芽菜富含氨基酸、酵素、礦物質及維生素等營養要素,有助於新陳代謝,消化系統及循環系統等之保健,對健康有很大之裨益。茲簡述其培育方法如下:
1、培育環境:選擇陰涼通風處所。
2、水質:可用自來水或煮沸過的山泉水。
3、栽培容器:可使用塑膠藍子搭配淺盆或孵芽箱。
4、種子的準備:
(1)應選購發芽率高且未經藥劑處理之種子。
(2)汰選蟲蝕、裂開等不良之種子及雜物。
(3)乾燥種子之使用量約為容器平板面積之50%左右。
5、種子預措:
(1)洗種:先用清水浸泡30分鐘左右,搓洗乾淨,再換清水。
(2)浸種:將種子以流動水浸泡6-12小時。
(3)催種:做芽菜的種子在18~28℃下大部分可正常發芽,若溫度低於18℃或高於28℃時,需依作物之發芽適溫予於催芽,並調節培育之環境。催芽方法:例如喜好冷涼之苜蓿、豌豆、蘿蔔等之種子,於高溫期孵育時,可將浸泡好的種子取出稍瀝乾,再以濕紗布包裹,放入塑膠袋內,然後置於冰箱下層,處理24小時左右即可促進種子發芽。但喜好高溫之蕹菜,綠豆等之種子,於低溫期孵育時,則需將浸種好的種子置入25℃定溫箱中處理10小時左右,即可發芽。催芽的程度,以種子剛剛萌發,即種臍正好露出芽點時最為適宜。
6、栽培介質:可用潔淨的榖殼、泥炭苔、蛭石或海棉等作為介質。使用時,將介質平舖於盆底,厚度約1公分左右即可,以保持適當之水份及良好之通氣,並促進胚根之生長及發育。
7、播種覆蓋:將處理好的種子撒播於容器內之介質上,撒播量以種子與種子間能緊密地靠在一起而不重疊為宜,然後覆蓋濕毛巾保持濕度。黑色布料以阻斷光源。
8、暗室處理:將培芽箱或盆置於陰涼通風處放平,容器外再罩上一塊黑色布料以阻斷光源,依作物別處理3~5天,就可以促進種子快速發芽與生長。
9、水分之管理:為避免芽菜敗壞,每日早晚應將盆底多餘之水分倒掉,然後再澆入600CC左右清水,至少每日應換水一次。
10、光的管理:
(1)宜白化之芽菜,如綠豆芽與黃豆芽,培育過程不宜見光,以免發生苦味。
(2)宜綠化之芽菜,如蘿蔔芽、蕹菜芽、豌豆芽等,播種後約3天,宜將黑布及濕巾毛巾掀開,並將栽培盆移至窗邊明亮處綠化數天,可使芽菜產生葉綠素而使其莖葉變綠色,好看又好吃。
11、採收處理:種子播下去後依芽菜種類及培育季節溫度,約經3~8天即可採收。綠豆芽、黃豆芽及苜蓿芽等可將伸出盆外之細根用刀子削去,整株採收;豌豆芽、蕹菜芽、蘿蔔芽等可由基部約2公分處割下,清洗後拌沙拉醬或加番茄醬生吃,營養又可口,喜好辛辣味者可再摻少許芥茉,但蘿蔔芽辛辣味很重不必摻芥茉就夠嗆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