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保健
|

|
本區公告
|
|
|
|
|
首頁 > 醫藥保健 > 醫藥答問 > 感冒防治 > 感冒防治中醫篇
如何診斷肺腎明虛感冒?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所屬地區:台灣

感冒之肺腎陰虛證,多見於慢性虛損者。或見於熱病後期,陰液耗傷,累及肺腎兩髒者,或見於素體消瘦,陰津不足。陰虛之體,蘊有內熱,熱氣內熏,毛竅鬆弛,易感外邪。感於風溫者,兩陽相搏,自生熱證。感於風寒者,亦多從熱化;故感冒病之肺腎陰虛證,表證多熱。邪傷營衛則發熱惡風,經氣不舒則頭痛;肺陰素虛,感邪之後,肺絡受傷,輕則咳嗽,或聲啞,甚則痰中帶血;腦為髓海,耳為腎竅,腰為腎府,腎陰不足,則頭昏耳鳴,腰膝酸軟;肺腎陰虛,內熱疊起,迫液外泄,則見口燥咽幹,盜汗,顴紅,五心煩熱等。陰虛內熱則表現脈數舌紅。陰虛火旺,男子或見遺精;陰液內耗,女子或見月經量少。
本證居陰虛勞熱感受外邪所致的體虛外感,其臨床表現總結如下:
主症:a、發熱惡風,頭痛;b、乾咳痰少,或痰中帶血,口燥咽幹;c、腰膝酸軟,五心煩熱;d、盜汗,顴紅。
次症:a、頭昏乏力,耳鳴,聲啞;b、或有遺精,或月經量少。
舌脈:舌質紅,苔少或無苔;脈浮數無力或細數。
凡具備主症a、、b、、c、者,或a、、c、、d、者,或a、、d、與次症a、者,或a、、c、與次症b、者,並伴見典型舌脈,即可診斷為感冒之肺腎陰虛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