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保健
|

|
本區公告
|
|
|
|
|
首頁 > 醫藥保健 > 醫藥答問 > 腹瀉防治
什麽叫whipple病?它是如何引起腹瀉的?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whipple病是一種罕見的全身性疾病。主要以小腸侵犯為主,但可以累及全身任何器官,其病因主要是由於革蘭氏染色陽性、抗酸染色陰性的小棒狀桿菌感染有關,病理表現為:小腸粘膜和腸系膜淋巴結有大量的巨噬細胞浸潤性病變,而這種巨噬細胞內含有特殊的糖蛋白顆粒。臨床表現多種多樣,可出現腹瀉(主要是脂肪瀉)、腹痛、消瘦、發熱、關節炎和關節疼痛、胸膜炎、心包炎、心內膜炎、皮膚色素沈著和中樞神經系統表現等。
Whipple病是如何發生的呢?目前還不清楚。過去的研究發現,Whipple病主要侵犯小腸,以十二指腸和空腸為重,主要表現為腸壁增厚、水腫。顯微鏡下可見小腸粘膜萎縮變短,病變呈斑片狀分佈,固有層有大量的巨噬細胞浸潤,這種巨噬細胞腦漿內含有許多的糖蛋白顆粒。PAS(過碘酸--Schiff染色)陽性,並且固有層有大量泡沫狀巨噬細胞浸潤,也含有大量的多核白細胞。此種病變不僅見於小腸內,也可見於淋巴結、肝和肺等組織。由於大量的巨噬細胞浸潤,使淋巴管阻塞,粘膜及粘膜下淋巴管常變形擴張,擴張的淋巴管腔內常充滿脂肪滴(fatdroplet)。在治療前,發現患者巨噬細胞內有許多棒狀桿菌—Whipple桿菌,粘膜內各層均有分佈,以上皮和血管周圍最多。若經有效的抗生素治療,小腸粘膜可逐漸變為正常。數天後桿菌開始消失,4--8周後可見巨噬細胞內PAS陽性物質逐漸減少和退化,以後隨著進一步的治療,PAS陽性物質可以消失,絨毛結構恢復正常。
根據上述病理表現,結合臨床症狀推測,whipple病引起以腹瀉為主的吸收不良綜合征症侯群,可能的病理生理過程是因為大量的巨噬細施侵入小腸淋巴管,引起小淋巴管機械阻塞的結果;研究還發現,當Whipple病復發時,巨噬細胞內PAS陽性物質重新出現,並影響了小腸淋巴迴圈的淤滯,進而影響了小腸粘膜對脂肪的吸收。絨毛結構的破壞,進一步加重了吸收不良症狀。粘膜破裂後,導致血漿蛋白大量丟失,吸收不良可發生低血鉀,又導致了腸麻痹症狀的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