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醫藥信息

線上展覽

商務特區 市場行情 中醫智庫 醫藥保健 線上教學 入口網站 專家論壇
 
 
 您好  網站導覽 客戶服務 討論園地 企業福利網 文章搜尋
 

醫藥保健

本區公告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醫藥保健 > 醫藥答問 > 腹瀉防治

鼠傷寒沙門氏菌病臨床特點有哪些?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鼠傷寒沙門氏菌病(Samlonellatyhimuriumdisease)臨床表現及其病程經過缺乏特異性和規律性,因此該病的臨床診斷難度大,誤診率和漏診率明顯高於其他傳染病。特別是慢性病例的臨床表現複雜多變特徵僅次於結核感染。

(1)潛伏期本病時潛伏期為2小時-4週,一般為12-72小時。
(2)臨床分型及其臨床表現為:

1.無症狀病原攜帶者多見於健康人,一般無臨床症狀,查體時大便培養陽性證實為此菌攜帶者。

2.胃腸炎型(gastroenteritistype)最常見,占本病發病率的64%~98.1%。其一為食物中毒型(alimentarytoxictype):起病急驟,寒戰、高熱,有輕度噁心、嘔吐、頭昏、乏力和全身酸痛等,持續數小時--3天,隨後有腹痛、腹瀉。

  多數在1週內緩解,個別病例可遷延2—3週,甚至轉為其他類型。其二為慢性遷延型(chronicpemistingtype):病程遷延不愈,有時數周--數月,少數長達數年。主要症狀為間歇性不規則發熱,突發性腹瀉,大便性狀多變(多數大便為黃色或綠色稀便,有時呈粘液、膿血便,偶爾出現黃色稀水便、或血水便、或蛋清樣便,少數為間歇性膠凍樣便,有顯著的腥臭味,糞質與水分呈分離狀),可伴有腹痛及腸外症狀。並發症多,常並發肺炎、腸出血、腸穿孔、出血壞死性小腸炎、心肌炎、感染性休克等。

3.敗血症型(septisemictype)其發生率為0.7%~3.4%,除有胃腸道症狀外,還有寒戰、高熱,常並發中毒性休克、彌漫性血管內凝血、中毒性肝炎、中毒性心肌炎、心力衰竭和麻痹性腸梗阻等並發症。

4.局竈型(即內臟損害型,Viscerallesiontype)其發生率低,多繼發於敗血症。既往或現在有胃腸道症狀,繼而有畏寒、長期高熱等全身中毒症狀,並出現全身某一部位或某系統症狀(幾乎每個系統都可能波及)。

5.混合型(mixedtype)指胃腸炎型+敗血症型,或敗血症型+局竈感染型等。



上一則 | 下一則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亞太中醫藥網版權所有‧歡迎接洽轉載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