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保健
|

|
本區公告
|
|
|
|
|
首頁 > 醫藥保健 > 醫藥答問 > 腹瀉防治
偽膜性腸炎及其腹瀉發生特點是什麽?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偽膜性腸炎(pseudonlembranous cnteritis)是主要發生於結腸粘膜的急性壞死性炎症,腸粘膜表面覆有偽膜。此病常見於應用抗生素治療感染性疾病之後,或因抗生素使用不當所致腸道嚴重的二重感染,屬於醫源性並發症。目前已經證實是由難辨棱狀芽抱桿菌(clostridium dificile)的毒素引起粘膜凝固性壞死性改變。
(1)偽膜性腸炎是如何發生的呢?研究證實,從患者糞便中分離出的難辨梭狀芽抱桿菌能產生兩種毒素,即對人體具有細胞毒作用的毒素(toxin B)和腸毒作用的毒素(toxinA)。毒素B是偽膜性腸炎的重要致病因素。實驗發現這些毒素可以引起中國倉鼠致死性回腸炎。主要表現為局部腸粘膜血管通透性增加,組織滲出、缺血、壞死,並刺激粘膜分泌,與炎症細胞形成黃白色偽膜。在健康人群糞便中,難辨梭狀芽抱桿菌檢出率為5%,住院病人陽性率為13%,無症狀克隆病患者為8%,新生兒為50%,但卻無致病作用。應用廣譜抗生素如林可黴素、氯林可黴素、氨節青黴素、經氨苄青黴素等後,抑制了腸道內正常菌群,使難辨梭狀芽抱桿菌得以迅速繁殖,並產生毒素而致病。
(2)偽膜性腸炎的腹瀉特點本病多發生於老年人,急性起病,輕者僅有輕度腹瀉,重者可呈爆發型,病情進展迅速。除了有噁心、嘔吐、腹痛、腹脹外,腹瀉是其主要症狀。一般發生在抗生素應用的4—10天內,或在停藥後1—2周內出現,也可在外科手術後5—20天發生。腹瀉嚴重程度依病情決定,輕者大便每日2—3次,大便性狀微稀,停用抗生素後數日自愈。重者有大量腹瀉,大便最多每日達20—30次。有些病例腹瀉症狀持續4—5周,少數病例可排斑塊樣偽膜,膿血便少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