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保健
|

|
本區公告
|
|
|
|
|
首頁 > 醫藥保健 > 醫藥答問 > 感冒防治 > 感冒防治中醫篇
溫燥感冒有哪些其他療法?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所屬地區:台灣

溫燥感冒常用其他療法有:
(1)針刺療法
取穴:尺澤、魚際、曲池、內庭、大椎、外關、少商。
手法:毫針淺刺,用瀉法,或用三棱針點刺放血。以上諸穴為手太陰、陽明、少陽諸經穴。魚際配尺澤清泄肺熱,化痰止咳;曲池配內庭清熱保津;大推配外關、少商清熱解表。合之,有疏散表熱、清肺潤燥之功。
(2)推拿療法
取穴:大椎、肺俞、風門、曲池、內庭、頭維、印堂、太陽、迎香、百會。
手法:首先按揉大椎、肺俞、風門等穴,各1分鐘;再拿兩側肩井;繼之按拿兩側曲池、合谷以酸脹為度;然後拍擊背部兩側膀胱經,以皮膚微紅為度。
再用一指禪推法。(方法見“涼燥證”184問)
(3)貼敷療法
清肺咳嗽膏 瓜蔞大者1個,大貝母50克,青黛15克,蜂蜜120克。
先將貝母、青黛混合研細末,再將瓜瘻連籽皮搗融(如係乾品可研為細末),放蜂蜜入鍋內加熱,煉去浮沫,入上藥,調和如膏。
取膏分別攤貼肺俞、大抒、後溪(均雙側),蓋以紗布,膠布固定,一日一換或兩日一換。本膏如配合內服,每次6克,取效更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