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保健
|

|
本區公告
|
|
|
|
|
首頁 > 醫藥保健 > 醫藥答問 > 腹瀉防治
如何治療慢性細菌性痢疾?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1)抗茵治療首先應根據糞便培養結果,選擇敏感的抗生素,以“足量、聯合和規範”的原則進行治療。“足量”即是指應用抗生素時從首次給藥開始應給予足量的抗生素,而不應逐漸增加負生素的劑量,以免產生耐藥性;“聯合”是指同時至少選擇兩種以上的抗生素,以增強抗菌作用,減少耐藥性;“規範”是指應用抗生素過程應該規範。除了選擇敏感抗生素、足夠劑量、聯合應用外,還應嚴格按正規的療程進行。一般需要1—3個療程,在此期間不得隨意更改或中斷治療,抗生素的選擇及其原則同急性菌痢。
(2)活菌製劑口服厭氧乳桿菌(乳酶生,biofermin)4—6g/次,每日3次;枯草桿菌(每片50億菌)50一100億菌/次,3次/日;雙歧桿菌(麗珠腸樂l億活菌/粒)2—3億菌/次,3次/日;酪酸菌(米雅BM片)20—40mg/次,3次/日;需氧蠟樣芽孢桿菌(促菌生)等治療慢性菌痢也有一定的療效。上述活菌製劑也可以聯合應用。如果使用活菌製劑治療嬰幼兒慢性菌痢時,應給予雙歧因、子或初乳;成人應給予胡蘿蔔和乳糖,可促進其生長。也可給予小腸不能吸收的野芝麻四糖、棉子糖、半乳糖和果糖。另外,對於腸球菌缺乏者,可服用葉酸、複合維生素B或含維生素B的食物,如蜂蜜等。
(3)保留灌腸(retention—enema)常用保留灌腸配方有:
1、5%~10%大蒜液100~150ml,每日1次,10次為一療程;
2、1%新黴素液100—200ml,每日1次,10~15次為一療程;
3、枯草桿菌液100—200ml(每lml含有枯草桿菌活菌3億個),每日1次,2—3周為一療程;1%乳糖液100—200ml+雙歧桿菌3億個。
(4)中醫中藥治療根據辨證論治的原則,可給予溫中健脾的藥物或方劑,如參苓白朮丸或歸脾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