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保健
|

|
本區公告
|
|
|
|
|
首頁 > 醫藥保健 > 醫藥答問 > 感冒防治 > 感冒防治中醫篇
如何診斷肺陰虛感冒?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所屬地區:台灣

肺為五臟六腑之華蓋,主治節,外合皮毛,開竅於鼻,主宣發,以清肅下降為順。肺為嬌髒,畏寒熱而惡痰濁。陰液不足,衛陽亦虛。衛氣不固,則易感外邪。風熱鬱於肌表,膜理開合失司,則發熱,微惡風寒,無汗或微汗。風熱上受,竅道不利,則頭痛,鼻塞。喉系肺屬,熱邪熏灼,則咽喉乾燥。肺失清潤,則聲音嘶啞。肅降失職,則咳嗽。陰虛火旺,灼傷肺絡,則痰中帶血。陰虛火旺,內熱薰灼,則見午後潮熱,盜汗,顴紅,口幹等。內有陰虛外有風熱襲表,則見舌紅少津,苔薄黃,脈浮細數或細數。
本證臨床表現總結如下:
主症:a、發熱,微惡風寒,無汗或微汗或盜汗,頭痛鼻塞;b、口乾咽燥,乾咳少痰。
次症:a、痰中帶血,聲音嘶啞;b、形體消瘦,顴紅如妝,午後潮熱。
舌脈:舌紅少津,苔薄黃;脈細數或浮細而數。
凡具備主症a、、b、及典型舌脈者;或主症a、次症a、、b、及典型舌脈者,即可診斷為感冒之肺陰虛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