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藥保健 
                 | 
               
	 
                | 
                     
                 | 
               
              
                | 
                   本區公告 
                 | 
               
              
                | 
 	
 
 |   
                          
             | 
	  | 
	  | 
               
首頁 > 醫藥保健 > 醫藥答問 > 便秘防治
中醫怎樣辨證論治糖尿病患者便秘?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所屬地區:台灣
  
  
   糖尿病患者發生便秘的主要原因,中醫認為是燥熱內盛,陰津虧耗,腸燥不潤而致。而腸燥為標,陰虛為本,對其治療必須以滋陰為主。中醫辨證論治方法如下: 
 
(1)肺熱傷津,津枯便秘 
 
  臨床表現:煩渴多飲,口乾舌燥,尿頻量多,大便乾結,舌尖紅,舌苔薄黃,脈洪數。 
  治則:清熱潤肺,生津增液,潤腸通便。 
  方藥:用白虎加人參湯加味:人參,知母各15克,葛根,生石膏各30克。每天1劑,水煎2次兌勻,早晚分服。 
 
(2)胃熱熾盛,津傷便秘 
 
  臨床表現:多食善饑,形體消瘦,尿頻量多,大便秘結,舌質紅,舌苔黃,脈數有力。 
  治則:清胃瀉火,滋陰潤燥。 
  方藥:用玉女煎加味:生石膏30克,知母12克,生地、麥冬、牛膝、玄參、決明子各15克。若大便燥結不通者可酌加玄明粉10克(溶化服)。每天1劑,水煎2次兌勻早晚分服。大便通後即去掉玄明粉,可繼續服玉女煎加味方。 
 
(3)腎陰虛內熱,傷津便秘 
 
  臨床表現:尿頻量多,尿黃混濁,腰酸膝軟,頭暈耳鳴,口乾舌燥,舌質紅,舌苔少,脈沈細而數。 
  治則:滋陰補腎,生津潤腸。 
  方藥:知柏地黃丸加減:生地,山藥,山萸藥,麥冬,決明子各15克,澤瀉,茯苓各10克。丹皮,知母,黃柏各12克,每天1劑,水煎2次兌勻,早晚分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