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保健
|

|
本區公告
|
|
|
|
|
首頁 > 醫藥保健 > 醫藥答問 > 腹瀉防治
如何診斷非熱帶口炎性腹瀉?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非熱帶口炎性腹瀉也稱乳糜瀉、非熱帶性脂肪瀉或麥膠性腹瀉。其臨床表現差異很大,一般來說,病變範圍越大,吸收不良的症狀也就越雷。小腸上段病變缺乏典型的症狀,腹瀉也不明顯,出現一些似乎與吸收不良性腹瀉無關的症狀,如貧血、乏力、骨痛等不典型症狀,而且症狀可以間斷發作,診斷十分困難。如病變累及多數小腸或整個小腸,可以出現典型的脂肪瀉,糞便特點為“一淡六多”,即糞便色淡,總量多、水分多、泡沫多、油質多和惡臭多和未消化食物多,伴隨症狀為腹鳴臍周或下腹部隱痛或絞痛,全身營養不良。
貧血也較為嚴重,開始可出現巨幼細胞性貧血,以後可同時伴有血小板減少或白細胞減少。水、電解質代謝紊亂,維生素缺乏表現和全身衰竭嚴重。實驗室檢查可發現有巨幼細胞性貧血;血漿白蛋白減低;血清葉酸和維生素B12低於正常;糞蘇丹III染色糞便中有較多脂肪滴;24小時糞脂肪定量>6克,脂肪吸收率<90%;D木糖試驗吸收減少;氫呼氣試驗也出現陽性結果;小腸粘膜活檢和電鏡可發現具有吸收不良綜合征改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