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保健
|

|
本區公告
|
|
|
|
|
首頁 > 醫藥保健 > 醫藥答問 > 便秘防治
中醫怎樣治療(脾約)便秘?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所屬地區:台灣

“脾約”便秘的病因病機是陰虛腸燥,屬“虛秘”範疇。因此,不能單純用攻下或強烈刺激性瀉藥治療。滋陰潤燥是其治療原則。
(1)常用方藥為脾約丸。
藥物組成:麻子仁,芍藥,枳實,厚樸,杏仁,大黃(用量要小)。煉蜜為丸,每丸3克。
功效:滋燥潤腸,緩瀉通便。
用法:每次6~9克,每天2~3次,溫開水送服。
(2)蜜煎導法:若燥屎下入直腸,患者自覺有便意,但不能解出時,可用此法。
方法:將適量蜂蜜,於銅器內微火煎熬成飴膏狀,可做在丸。乘溫熱時做成一頭銳,長6釐米左右的栓劑,冷後則變硬挺。納入直腸並保留。可潤腸滋燥而導便。
(3)豬膽汁導便法:若津傷有熱便秘者用之。
方法:取新鮮豬膽汁50毫升,兌入溫開水50毫升攪勻後,吸入大注射器。將導尿管輕輕插入直腸,接上注射器,慢慢將豬膽汁注入直腸內50毫升,拔出導尿管,肛門塞以消毒棉球,讓病人臥床保留灌腸半小時。可導瀉通便。若一次大便未能導下,可依法再注入膽汁水50毫升。
(4)以上是中醫傳統治療脾約的方藥和方法。我們根據脾約便秘的病因病機,還可選擇如下方法:
1‧四物湯合增液湯加減:藥用:生地,玄參各15克,當地,麻子仁,阿膠,何首烏各10克,白芍,肉蓯蓉各12克,麥冬15~30克。水煎2次兌勻,早晚分服,每天1劑。具有滋陰養血,潤腸滋燥,通便作用。
2‧單驗方:如黑芝麻30克洗淨炒熟搗碎,用蜂蜜調食,每天1~2次,適用於津虧腸燥便秘;或核桃仁30克炒熟搗爛,蜂蜜調食,每天1~2次,適用於老人腎虛津虧腸燥便秘等。
3‧藥粥:黑芝麻粥,核桃仁粥,何首烏粥,生地粥,銀耳粥等,均具有滋陰潤腸通便的作用
|